几声轻响,实验室顶灯、操作台灯瞬间熄灭。
合成实验室本来就没窗户,因此整个空间骤然陷入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
只有应急通道指示灯散发出极其微弱、几乎可以忽略的绿光。
“接通电路。”常浩南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简洁有力。
栗亚波立刻用鳄鱼夹将导线与电池最后两个触点搭上。
他手中的小灯泡瞬间亮了起来,橘黄色的光芒极其微弱,哪怕在黑暗中也只能勉强照亮灯泡周围一小片区域,映出栗亚波的手掌轮廓,完全无法驱散房间的幽暗。
“要不要再加一节电池?”
栗亚波皱眉看着昏暗的环境。
“别动!”常浩南出声喝止,“就是要这种效果。”
随后,他平稳举起手中那块双负折射透镜,稳稳地挡在了小灯泡和那面白墙之间,位置大致在灯泡正前方30厘米左右。
霎那间如同变魔术一般。
那面原本只有微弱环境光、近乎全黑的墙壁上,骤然出现了一个极其明亮、边界清晰的圆形光斑!
这光斑的亮度,与小灯泡本身那点可怜的光芒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仿佛凭空多出了一个强力光源。
房间里的众人,甚至包括栗亚波,都下意识地发出了一声低低的惊呼。
常浩南没有停下,而是微微调整着透镜的距离。
墙上的光斑随之变化,亮度更加凝聚,轮廓愈发锐利。
几秒钟后,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景象出现了——那明亮的圆形光斑中心,赫然出现了几道极其细微、但清晰可辨的、相互交织的亮线轮廓。
“灯丝……好像是灯丝的影子?”有人失声叫了出来。
一块厚度均匀的、完全平面的透镜(严格来说是两块平行平板),没有做任何凸起或凹下的光学曲面设计,却硬生生地将点光源发出的发散光线汇聚了起来,清晰地成像在墙壁上。
似乎违背了所有人从小学习的、关于普通透镜的基本知识。
常浩南用最简陋的设备,最基础的初中物理实验,以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展示了负折射率材料的“逆天”之处——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光学特性,赋予了平面以聚焦成像的能力!
这会儿功夫,众人也陆续回过味来。
原理其实并不难理解。
只不过因为太反常识,而且过于基础,所以一开始反而没人想到。
就像刚开始学非欧几何的时候一样。
欧氏几何中越简单的关系,反而越容易形成盲点。
然而,常浩南的演示并未结束。
“先别动!”
他握着透镜的手缓缓向上移动,同时手腕微微向外侧偏转了一个角度。
小灯泡发出的,本质上是包含了连续光谱的白光。
因此透镜姿态的改变,立刻引发了色散现象。
一道淡淡的、如同微型彩虹般的彩色光带,取代了那个明亮的主光斑,悄然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