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郑良群本来也不怎么担心汇报的事情。



毕竟今天并不涉及到任何决策,别说刑牧春一个副总师,就算来个普通高工也没什么区别。



他只是觉得有些奇怪而已。



于是再次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听众阵容。



四总部之一的一把手亲自出席,加上两个军兵种代表。



要说比这个场合更重要、规格更高的……



那恐怕就要涉及到最高决策层了。



想到这里,他决定不再多问,随后留下了一句“辛苦”,便转身径直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汇报很快开始。



现场出席的二十多个人都不是第一次接触高超音速武器项目,所以刑牧春也直接省去了冗长的背景介绍环节,直接从双模态冲压发动机领域所取得的理论突破开始。



“在常浩南院士的带领下,项目组于一年半前,已经在理论上彻底攻克了冲压发动机在亚燃与超燃模态之间稳定、高效、可逆转换的核心难题。”



刑牧春的声音沉稳有力,伴随着PPT上复杂公式与流场模拟图的切换,最后停留在一张极具冲击力的照片上。



然而,所有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它那异常夸张的长径比上。



“各位看到的额外长度属于配套的磁流体发电装置,为冲压发动机提供辅助电力支持。”刑牧春适时解释道,“当然,如果选择使用高性能电池组供电,这部分可以移除,恢复其更为紧凑的形态,大约4.75米左右。”



台下的郑良群听到这里,笔尖在笔记本上轻轻一顿。



他不懂具体技术,但对方的说法似乎非常奇怪。



无论如何,高性能电池组都应该是供电首选才对。



但他没有打断,只是将这个疑问暂时按下。



刑牧春的激光笔随即指向屏幕上一条“凸”字形曲线:



“截至去年7月‘凌霄-1’已经在模拟条件下成功完成了从1马赫至14马赫启动和工作测试。”



他特意强调了“模拟条件”几个字:



“测试结果表明,在马赫数1.6至12.5的区间内,发动机均能保持可用的工作效率。其性能最优区间可在5.5至9马赫之间灵活调整,以适配不同的飞行器前体设计……”



“这……这性能指标已经非常接近实用要求了吧?”



听众席中,一位专家忍不住低声插话。



因为大家都穿着便装,姓名牌的位置又低,郑良群一时间有点认不出对方是谁。



不过,这句的话却道出了在场许多人的心声,会场内响起一阵轻微的赞同低语。



刑牧春脸上却露出一丝苦笑。



他点击鼠标,屏幕切换成一组温度分布云图,核心区域的亮红色触目惊心。



“单从性能数据看,确实如此。”他的声音凝重起来,“但凌霄-1长期受制于内部散热问题……虽然已经尽最大努力建立了内部冷却通道,但仍然无法完全消除热量累积。”



气氛瞬间冷却了不少。



没有人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