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直接点明我们操控原子的核心手段,这是前所未有的主动控制精度;原子阵列——突出材料的本质特征;超稳定电化学界面——直指应用价值的核心,也是我们数据最震撼的地方。简洁、有力、抓人眼球。”



王令骁反复咀嚼着新标题,眼中光芒越来越亮:“‘编程’这个词用得太精准了!把激光干预描述为一种对原子的编程,瞬间将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充满了未来感和控制力。我完全赞同!”



张韬也颔首笑道:“常院士画龙点睛。这个标题,编辑和读者想不点开都难。”



“好,标题就这么定了。”常浩南当即拍板。



“篇幅方面呢?”张韬再次开口问道,“我们完成这篇报告的原则是内容详实,尽可能体现完整的工作量,但直接作为论文的话,似乎有些太长了,而且结构上也比较松散。”



“确实。”常浩南点点头,略加思索后回答,“这样吧,把应用层面的具体内容剥离出来一部分,我会安排在国内的《华夏科学院学报》(JCAS)上,同步快速发表一篇产业导向的姊妹篇论文。”



“姊妹篇的标题可以更直白些,比如:《光场编程单原子阵列涂层大幅提升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重点展示Co-C-hBN在锂电池中的具体性能数据,特别是600圈2021mAh/g这个‘硬核’指标,以及其对于消费电子、电动汽车等产业的重大意义,这样,基础突破与应用价值,两翼齐飞。”



对于这样“买一送一”的结果,张韬和王令骁自然没有意见。



“至于核心论文。”常浩南手指点了点面前的报告,“我看这样的结果,干脆也不用考虑什么子刊了,直接投稿Nature正刊都没问题。”



听到结果的王令骁瞬间如释重负。



但张韬却提出了一个现实的担忧:“常院士,根据经验,Nature的审稿周期平均在5-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方面会不会……毕竟FEI那边的诉讼和舆论压力,怕是等不了那么久。”



他知道常浩南制订的全部计划内容,深知时间就是战略主动权。



然而常浩南却摆了摆手:“五到八个月那是正常投稿。”



“?”



对面两人同时愣住。



“我有快速投递通道。”常浩南漫不经心地解释道,“如果内容没问题,最快两个月左右就能见刊,插队发表的话下个月都行。”



“啊?”



王令骁万万没想到,在他心中无比神圣的、像是Nature这样的权威期刊,竟然还能有如此玩法。



就像自己舍不得的女神,有人却……咳咳。



总之,心中的某种东西,碎了。



常浩南则继续点开电脑:“还有,我们也不一定非要被动等待Nature走流程。”



他旋转显示屏,展示出arXiv预印本平台的界面:



“论文定稿后,第一时间上传arXiv!物理学、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所有相关分类都挂上。预印本拥有法定的学术优先权,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成果首发宣告平台。”



“arXiv?”张韬当然知道这个平台的情况,但基本都只是浏览,很少在上面发表什么内容,“预印本平台的影响力和覆盖性会不会有些不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