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防止团聚。”



随后他又补充道,“当然,如果常院士研究的体系不耐高温,还有球磨法或者原子层沉积法可选……总之,工业量产是难题,成本也高得很,但实验室里弄出点样品,路子还是不少的。”



如此轻描淡写的回答让他一时震惊,想着果然是隔行如隔山,自己觉得如同天堑的难题,在专业的人看来竟然还有多种方案可选。



然而,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张韬话音刚落,实验室的门被推开。



另一名研究员气喘吁吁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U盘。



数据被迅速导入电脑。常浩南迫不及待地俯身查看高分辨透射电镜和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的图像。



尽管是二维结果,但还是清晰地显示出了载体上的单个金属原子亮点。



然而,仔细审视过后,常浩南眼中兴奋的光芒却渐渐黯淡下来。



这些单原子位点,虽然在载体上分散得相对均匀,但其分布却完全是无序的,就像随意撒在纸上的芝麻。



这与他设想中那种在纳米甚至原子尺度下精准排列、形成特定构型的结构相去甚远。



巨大的落差让常浩南一时沉默。



显然,双方概念中的“单原子结构”,并不是同一回事。



迅速调整心态之后,常浩南转向张韬,指了指电脑屏幕:“张院士,有没有可能更进一步……就是说,不仅控制单原子的存在和分散,还要精确控制它们在载体上的位置,比如在纳米尺度下,让这些活性位点按照我们设计的方案进行有序排列,形成真正的单原子阵列?”



此言一出,整个实验室瞬间安静下来。



张韬院士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惊愕和一丝苦笑。



他身后的博士生和研究员们也面面相觑,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常院士……”张韬深吸一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不瞒您说,我们目前所有的单原子合成策略,核心目标都还集中在如何高效、可控地制造出单一、稳定且高活性的单原子位点,顶多像刚才那样,尝试调控位点周围的局部配位环境,至于让它们在空间中形成规则阵列……”



他重重地摇了摇头:“实话讲,我们目前连精确观测单个原子在三维空间中的具体位置都做不到……就算目前已经有些思路,也根本没办法验证得到的产物到底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原子阵列……”



常浩南瞬间意识到,对方正和自己面临着完全相同的困难。



这反而是好事。



“张院士!”常浩南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和不易察觉的兴奋,“如果我说,我们正在解决表征的问题呢?”



“嗯?”张韬和实验室众人瞬间竖起了耳朵。



“我们联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正在开发一种全新的显微成像系统。”常浩南语速加快,“它能够将透射电镜的高分辨结构成像能力,与原子探针的原子级成分和三维位置信息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材料内部原子在三维空间中的精确位置和化学身份的同时确定……”



“……”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张韬:“预计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我们就能推出工程样机,甚至是初步的商业化产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