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不过常浩南本人不负责显微结构表征领域的申请答辩,所以没直接打过交道。



“好,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常浩南回答道。



“那我明天一早就把情况通知给小孙。”人在家中坐,饼从天上来,饶志和显然非常高兴,“不过他现在在羊城主持透射电镜高端研讨会,三天后才回京……”



“不用他回京!”常浩南打断道,“我飞到羊城去找他!”



……



两天后。



羊城,生物岛。



绿树掩映下的现代化科研楼内。



“常院士!久仰大名!”孙飞研究员热情地迎上前来,“之前我只在往上交本子的时候才看过您的签名,没想到今天见着本人了……”



他年龄跟常浩南相仿,大概三十多岁,眼神锐利,举手投足间带着实干家特有的干练。



“孙主任客气了。”常浩南也不客套,“饶老应该跟您提过我的想法?”



“没错。”孙飞见状,同样直入正题,“接到饶老电话后,我连夜梳理了思路,初步形成了一个报告,只是可能会有点长……”



对方表现出的效率让常浩南喜出望外。



小伙子路走正了。



“没关系。”他摆摆手,“我今天有的是时间!”



几分钟后,孙飞引着常浩南走进一间安静的会议室,打开投影,



“结合您的构想,我认为要实现TEM-APT原位联用,至少要解决四个核心难题……”



“……”



投影上清晰地列出要点:



“第一,样品制备冲突。TEM要求超薄(纳米级)薄膜或薄片,APT要求尖锐的针尖状样品……”



“第二,视场与信息源差异。TEM观测的是整根针尖(或薄膜特定区域)的二维投影结构,而APT收集的是针尖顶端的原子逐层蒸发数据。二者观测的‘位置’和‘尺度’存在根本性错位……”



“第三,APT数据畸变。原子飞行时间受电场、邻居原子影响,位置重建算法对针尖形状的理想圆锥假设与实际形状偏差很大,导致重构的三维点云图必定存在显著局部畸变……”



“第四,精度维度矛盾。APT在深度方向,也就是沿针尖轴向的精度可达原子级,但横向分辨率,即垂直于针尖轴向较差,而TEM提供高分辨二维图像,但缺乏深度信息……”



“……”



常浩南专注地听完,脸上赞赏的表情更盛。



能在一晚上总结出如此详实的四项内容,这位孙研究员要么是能力超常,要么就是早考虑过类似的问题。



稍作思考之后,他直接开口道:“后面两个问题——APT数据的三维畸变校正,以及TEM二维高分辨信息与APT三维点云数据的融合校准,这正是我们火炬实验室最擅长的领域。”



尽管已经从饶志和那里听到过这位常院士的风格,但如此明确和坚决的表态,是孙飞过去很少见到的。



震惊之下,一时间竟然没顾得上回应。



常浩南也不等他开口,而是继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