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两个方向。”常浩南竖起两根手指,“一是继续推进吸气式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这个我亲自来抓;二是利用乙号方案的飞行数据,尝试建立一个冲压发动机结合磁流体发电的工作循环模型,为未来的研制工作打基础。”



他把目光投向桌角的工作计划表:



“这部分交给系统三部负责,每半个月向我汇报一次进度……另外记得嘱咐他们,建立理论模型是个长期工作,不要急躁。”



正当两人讨论时,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起。



刑牧春见状准备出门回避,但常浩南瞄了眼来电显示,发现是火炬实验室打来的电话,遂示意对方留下。



“老师,我是栗亚波。”



听筒那边传来熟悉的声音。



“亚波?”



常浩南有点奇怪,确认今天既不是组会日也不是报销日:



“有急事?”



栗亚波也知道自家导师的风格,于是开门见山:



“老师,前年从咱们课题组毕业的一个博士,叫史文强,您还有印象么?”



火炬实验室如今的规模已经相当惊人,但常浩南亲自带领的核心课题组仍然维持了相对精炼的体量,因此他只是略微回忆了一下便找到结果:



“一个冰城工业大学来的普博,研究大尺度气流场仿真和评估的?”



确定常浩南对这个人还有印象之后,栗亚波才继续道:



“史文强今天联系到我,说他们需要紧急计算一艘……大型全通甲板舰艇的表面气流场,但测量特征长度超过300米,对应的计算域长度则达到15000米,网格划分量和计算量都非常大,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300米长的“大型全通甲板舰艇”。



就差把身份证号给报出来了。



常浩南听罢,沉思了几秒钟:



“我确实有一些办法可以增加N-S方程解析解的精度,从而减少圆柱绕流问题的计算量,但都只在比较高的速度下进行过应用……在水面舰艇典型的30节航速下,边界层特征跟航空问题不同,没办法直接套用。”



他本来想说让对方把数据给他发过来,但一想那个“大型全通甲板舰艇”的体量,又觉得这么干可能还不如他人去一趟——



正所谓世界上最快的信息传输方式,是一辆装满了硬盘在高速公路上疾驰的重型卡车。



于是转而问道:



“他们已经开始走合作申请程序了么?”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看上去是在询问对方。



十几秒钟之后,栗亚波才回答道:



“已经提交申请了,但是您知道这种项目……层层审批,恐怕得一段时间。”



“这不要紧,你跟海军那边打个招呼,就说我准备亲自去一趟连海……”



(本章完)(3/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