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40km以上的高度,到任务区域之后再略微下降,以保证侦察效果。



但无论如何,这一意外收获都让整个项目组欢欣鼓舞。



“通电测试准备!”车间主任的喊声打断了二人的交谈。



技术人员开始为发动机连接外部电源。



冲压发动机需要一定的初速度才能工作,不可能像歼10和歼20那样在总装完成后先进行一次地面启动,只能验证一下各子系统的功能,然后就上天首飞。



“磁流体通道电压稳定……”



“等离子体发生器正常……”



“发电系统自检完成……”



“……”



一个个子系统报告声在车间里回荡。程俊红和常浩南紧盯着监控屏幕,上面显示着发动机内部各关键部位的实时数据。



“全系统通电!”随着指令下达,监控屏幕上的数字开始跳动。



“电磁场生成成功,任务载荷唤醒成功……”



技术员兴奋地报告。



车间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程俊红长舒一口气,四个月来的压力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明天就可以运往阎良了。”他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直的身体,“经过改进的轰6验证机已经准备就绪,只要完成最后的地面检查,就能开始飞行测试。”



无侦8不可能装进任何轰炸机——哪怕是图160的弹舱,所以需要一种专门经过改进、可以外挂超大体积载荷的轰6来发射。



好在这种改进并不影响飞机在翼下正常装载4-6巡航导弹的能力,所以镐飞集团干脆出了个取消内部弹舱、增加空中加油管和机腹大型挂架的新型号轰6S。



常浩南点点头:“我刚刚在试飞申请上签了字,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排在前面……”



……



第二天清晨,完成初步地面监测的01号原型机被小心翼翼地重新拆解成三个部分,准备分别装入已经等候多时的两架运9运输机。



“3.3米多点的货舱,装这种真正的大件还是有点费劲了……”指挥运输任务的空军军官看着正在操作内部吊机的机械师,咂了咂嘴说道:“要是能有个C-17那样的5.5米宽货舱就好了。”



常浩南无奈扶额,想起来几年前第一次看到运9的时候,几位之前只见过运8和C130的空军领导恨不得把眼珠子都塞到飞机货舱里面去。



现在连个航空兵副师长都有点看不上了。



呵,男人。



呸!



当然话说回来,运9一架中型运输机的体量也确实不太够看。



而伊尔76MF作为一架200吨级运输机,货舱宽度竟然也只有不到3.5米。



这一点搁在10年前还无所谓,但运输航空兵如今吃过了细糠,也已经对此不太满意了,因此在世纪初那两个团的订单之后,也并没有进一步的采购计划。



“别急,镐飞那边的新型运输机已经进入最后设计阶段了。”常浩南耸了下肩:“四台AE1500-RR-168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260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