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基地的灯光彻夜未熄。



当总设计师程俊红进入会议室时,无侦8乙号方案团队的二十余名核心成员已经聚集在了里面,投影仪在墙上投出无侦8乙号方案的底部结构图,能够看到冲压发动机的进气道在图中被高亮显示出来。



而在两条进气道中间,还有一个深陷下去的方形凹槽。



大小正好可以容纳那个刚刚从71208号歼侦8C上拆下来的侦察模组——



从立项开始,无侦8就被分成了甲乙两个平行方案。



程俊红所领导的乙号方案使用冲压发动机,优势在于航程比使用火箭发动机的甲号方案更远,且可以自主降落之后多次循环使用,而代价则是飞行高度和速度都明显劣于对方。



虽然对于大多数防空系统来说,4马赫以上的飞行速度和3.5万米以上的飞行高度已经属于无法被击落的范畴,但终究比不上液氧煤油动力的望尘莫及。



并且,战略侦察任务本身对于成本并不敏感,可重复利用带来的优势不仅不够,还因此而必须考虑返航问题,把航程优势给抹平了。



为了弥补相比于竞争对手的劣势,他们只好发挥乙号方案所需燃料较少的优势(火箭发动机需要自行携带氧化剂,而冲压发动机只需要携带燃料),在机身内部设置了两部小型涡轮发电机。



这样一来,相比于只能依靠电池供电的甲号方案,可以额外带动更多的侦察设备。



比如一部可以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侦察任务的合成孔径雷达。



这也是他们在竞争中最大的底气。



没有多余的寒暄,一名工程师已经将硬盘插入专用读取设备,数据如瀑布般在屏幕上倾泻而下。



“先看光学通道。”程俊红的声音平静,但仍然不难听出其中的些许紧张。



这是他第一次担纲总师职位,没人不想要一个开门红。



技术人员迅速调出相应文件。



随着第一组图像展开,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叹——画面上,PHL03火箭炮标志性的定向管布局清晰可辨,甚至能依稀看清楚上面分布的加强筋。



“实验组的光学成像不仅分辨率高出30%,视场角还扩大了15%,完全达到了与甲号方案比肩的水平。”光学工程师王家骐汇报道,“这说明,缩小光学模块体积并未明显影响到侦察性能,我们的改进思路没有问题。”



为了给合成孔径雷达天线让位,乙号方案的设计团队不得不在其他地方抠出空间。



程俊红的嘴角微微上扬,这是他今晚第一次露出接近笑容的表情,并示意切换到另外一个区域。



在火箭炮阵地东侧稍远处,还停着一辆炮兵指挥车。



但在歼侦8C的侦察结果中,这里却是一片空空如也。



“这个目标应该进行了相当完善的红外伪装,比如自适应红外伪装网,甚至是一些主动的降温或者热反射措施。”王家骐继续评价道,“但无侦8采用了最新的多波段红外技术,传统针对窄波长范围的隐蔽措施很难完全藏匿信号。”



程俊红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对方的工作成绩,但目光却已移向屏幕角落的另一个文件夹——



那里存放着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结果,才是今晚真正的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