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



过了几秒钟,他又补充了一条信息:



“距离约105公里。”



得益于相对较晚的研制时间,歼15目前仍然没有正式定型,因此有机会安装本来是为第四代战斗机研制的新一代被动雷达接收机。



除了能更准确和快速地捕捉到信号源以外,还有一定的探测功能。



郑辉眯起眼睛,开始考虑是不是要再次调转方向,用雷达搜索一下。



歼15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强悍,但正如几乎所有战斗机同行一样,对后半球无能为力。



但就在这个时候,无线电中传来了王炜的声音:“07、08,应该是一架RC12,我们之前发布过航行警告,估计是来侦察咱们这次试射的。”



两人瞬间兴奋起来。



“需要我们前出拦截么?”



林书岩询问道。



这个型号属于美国陆军,虽然不如EP3或者RC-135那样有名,但在黄海这一亩三分地上也算是个常见的对手。



他在老部队飞歼11BH的时候,就打过不少次交道。



“不用,按计划返航。”



毫不意外地,王炜直接给出了否认的回答:



“电子侦察单位的事情,交给特种机团去处理就行。”



果然,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数据链系统显示,在辽东半岛上空出现了一架新的友军信号,并正在向南高速移动,标识为“C909DZ”。



显然,这片不算宽阔的海域上空很快就会上演一场真正的电子竞技。



两架歼15保持着警戒姿态,继续向西北方向飞行,随着距离缩短,郑辉终于通过目视看到了高度稍低于自己的一个银色亮点——



正是那架改装过的C909电子战飞机,机身上涂着海军航空兵特有的蓝灰色迷彩,机背和机腹布满了各种天线和电子设备。



林书岩叹了口气,声音通过机间通讯系统清晰地传来:“说真的,其实飞特种机也有好处,隔三差五就能出去执行实战任务。”



郑辉没有立即回应,但也明白林书岩的潜台词——



作为舰载机部队的精英飞行员,他们装备着全军最先进的歼15战机,却几乎从未执行过真正的战斗任务。



所有的飞行小时都消耗在了训练场上。



“我们不一样,08。”郑辉最终开口道,“他们是电子侦察部队,我们是舰载机部队,任务性质不一样,‘实战’的门槛也不一样……”



说实话,郑辉完全能理解林书岩的感受。



作为一名有着十年飞行经验的资深飞行员,他也曾无数次幻想过驾驶战机执行真正的战斗任务。



但服役至今,最接近的一次也不过是之前还在西北的时候,驾驶歼11B跟一架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起飞的F16C隔空对峙了大约15分钟。



不像存在大量缓冲区的海上空域,陆地边境线的划分清晰而明确,因此双方的动作往往极为保守。



实际上,这甚至一度严重影响到了郑辉的家庭地位,让他在飞电子侦察机的妻子面前很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