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降低到马赫数1.5甚至更低,如果是歼11这样的战术飞机,或者图160这样的超音速轰炸机携带,完全可以从载机速度直接启动。”



在吸气式高超最开始立项那会儿,常浩南还不太确定这个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的可行性究竟有多高,所以仍然保留了类似X51A那样明显的火箭助推器。



至于更换,或者说升级技术路线,那都是X51A第一次试射失败之后的事情了。



只有极少数高层首长和院士级别的审批团队知道。



杜霖的保密级别当然足够,但上级也不可能为了这种具体技术问题专门发个文出去广而告之。



所以听到这里时相当惊讶:



“1.5马赫以下?”



他的眉毛微微上扬,



“这个工作范围……甚至比我们亚燃冲压的鹰击12都宽?”



如果说,前面那些问题还只是视察过程中例行的常规询问,那现在他可是真的来了兴致。



“是的,这是我们团队在进气道-燃烧室耦合设计方面的突破。”刑牧春语气中不无自豪,“当然,如果是舰载或潜射平台发射,我们还是会配备一套紧凑的内埋式火箭助推器,类似鹰击12的解决方案,对体积和重心的影响很小,外观上几乎不太看得出来。”



杜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示意继续参观。



一行人穿过长廊,来到存放测试发动机的厂房。



三台“凌霄-1“原型机被固定在测试台上,其中一台的外壳已经被拆解,露出内部复杂的流道结构。



“这就是出现散热问题的发动机?”



杜霖走近那台被拆解的样机,密密麻麻的金属部件让他有些眼花缭乱。



刑牧春点头:



“是的。在10.5马赫以上持续工作时,燃烧室壁温超过了材料耐受极限。常院士认为问题出在燃料的吸热能力不足,所以亲自带队攻关新型燃料配方。”



杜霖下意识想要伸手轻触发动机外壳,但旋即又闪电般缩了回来:



“刑总,我直说了吧。”



他整了整制服,用尽量郑重的语气问道:



“海军方面想知道,导弹的总体设计指标什么时候能确定下来?”



这个问题来得过于突然,让刑牧春心头一紧——



东风17公开亮相才不到两个月,上面肯定知道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难度,不应该这么着急才对。



退一步讲,就算是急,也不应该直接过来催。



如果常浩南本人在这里,那当然无所谓怎么表达,有什么说什么就行,甚至怼回去都无所谓。



但刑牧春还是没有这个底气,只好尽量捡积极的部分说:



“杜主任,目前我们只是初步确定了串联乘波体的宽速度适应方案,但具体结构和外形还需要等'凌霄-1'的最终参数确定后才能敲定……相比于传统的涡轮发动机和亚燃冲压发动机,超燃冲压模态下的工作参数与来流预压缩能力高度相关……”



听到一半,杜霖抬手打断:“刑总,你误会我的意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