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的正文中,开篇就提到了华夏版官方媒体在阅兵式之后针对东风17给出的评价——



这是一种从源头定义战术场景、打穿敌方防线、形成决策影响力的武器系统。



并由此开始渲染来自东方的威胁,最终洋洋洒洒上千个单词,普遍了几乎整个版面。



照理来说,这算是西方报道的某种“八股体裁”,按照这个格式写出来的新闻,基本都能保证无功无过。



但这一次,科恩却皱起了眉头。



从这个思路出发当然可以衍生出相当丰富的内容,但对于已经被“华夏威胁论”淹没了的读者们来说,未必能非常抓人眼球。



并且,现在其它同行肯定也在疯狂赶稿,而写出来的东西恐怕都是大差不差。



换句话说,就是缺乏爆点。



泰晤士报需要一个更加危言耸听的标题,才能领先于竞争对手。



思索片刻之后,他把手中的文章重重拍在桌上,“砰”的一声把秘书吓得一激灵。



“发回去重写!”



虽然说是重写,但前者的语气中并没有多少愤怒,更多的反而是被压抑的兴奋:



“告诉前线编辑,我要看到‘新冷战’这个词出现在标题和导语里面!”



……



媒体当然可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但严肃的情报分析却不行。



关于东风17的信息本来就很少,其中绝大部分又没能在第一时间被获取到,现在单指着国庆阅兵上那有限的几个画面想要分析出个一二三来,无异于痴人说梦——



实际上,甚至没人能够确定,出现在长安街上的那八枚导弹到底是真货还是模型。



光是关于此事的争吵,就一直持续了好几个小时。



甚至有比较激进的分析人员认为,很可能东风17这个型号就不存在,是为了抢在HTV-2之前曝光而设计的障眼法。



直到美国东部时间的第二天上午,一条从空军航天司令部传来的消息才终于平息了全部的争论……



五角大楼E翼地下三层。



“各位,航天侦察中心的约翰·雷蒙德主任认为,华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试射的一系列中短程导弹,由于命中痕迹类似,所以当初被统一研判为东风16型,但现在回过头去分析,其中很可能有4-5次涉及到高超音速飞行器的飞行测试……”



战略能力办公室主任卡尔·米勒的声音像是从冰窖里传来。



他敲击键盘,大屏幕上立刻展开一段动画:乘波体弹头在100公里高空以12马赫速度连续三次“打水漂”,萨德系统的AN/TPY-2雷达刚刚把波束对准目标,弹头就已经变换轨迹,几乎垂直砸向了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的跑道,炸开的红圈几乎吞噬了半个机场:



“同时,我们也用HTV-2的设计参数进行了几次模拟对抗测试,结果毫不意外,拦截成功率是0……”



如此巨大的情报纰漏,自然引发了极为强烈的不满,一时间各种F开头的文明用词漫天飞舞,显然是准备把锅完全甩到空军那边去。



但坐在会议桌首位的罗伯特·盖茨却愤怒地敲了敲桌子,制止了手下们如同菜市场一般的你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