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命名为歼20。”



斯特雷勒茨当即就是一愣,然后有些木然地接过新闻简报。



因为有充分的时间整理消息,因此里面的内容相当丰富。



不仅包括从华夏互联网上获取的照片,还有对那架飞机的初步分析结果。



当然,还重点提到了同一天五角大楼代表团访华的事情。



波戈相自然没时间等对方慢慢看完,很快便开口道:



“情报部门的分析认为,虽然从这架飞机的形态来看,应该还属于跟051性质类似的技术验证机,但实际完成度非常高,可能仅缺少与武器相关的火控系统,除去一些涉及到气动和隐身的外形细节还有可能调整以外,几乎相当于一架原型机。”



斯特雷勒茨此时也已经翻阅到了比较后面的部分,并在某个时刻瞬间两眼发直:



“这里面提到……今天同时出现了两架飞机?”



通常而言,每架验证机都是专门瞄准某项技术而进行生产,同时出现多架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要验证的内容太多,集成到一架飞机上的风险过高。



二是足够财大气粗,愿意为了进度支付双倍的成本代价。



波戈相点点头,然后解释道:



“真正升空试飞的只有一架,但根据在场的目击者描述,在稍早之前的试飞仪式上面,还有另一架尚未刷涂编号的飞机,二者外形几乎完全一致,只有发动机尾喷口的形状和颜色存在些许不同……”



听到这里,斯特雷勒茨露出有些羡慕的神色,有些无奈地长长呼出一口气。



“呼——”



其实T50项目的动力规划也是分两步走,先用故纸堆里翻出来的AL41F完成试飞和先期装备,等到时机成熟再更换目前仍然只有一个代号的新一代产品。



但因为资源不足,原定用于测试新动力的052号验证机没能同时开工,与南方大国的情况呈现出鲜明的对比。



而紧随着无奈的,还有一股羞愧感。



毕竟,就算052号真的如原计划一般启动了生产计划,无非也就是像现在一样,因为混乱不堪的管理而停留在总装之前的最后阶段。



“总经理,我们一定尽全力加快进度……”



还没等他表态完成,波戈相就摆摆手打断了他:



“让华夏人抢在我们前面完成首飞,我也有一定责任,在资源分配上过于追求平均,没顾及到T50项目的特殊需求……”



UAC现在手里的资源当然比90年代要多了好几个数量级,但波戈相身为顶级裱糊匠,需要同时兼顾米格和苏霍伊的三代半战斗机、伊留申的伊尔76改进型运输机和伊尔96改进型加油机、雅科夫列夫的新一代干线客机……



恨不得用一桌饭菜招待十桌客人,肯定会出现顾头不顾腚的情况。



“不过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波戈相还是拎得清轻重缓急:



“克里姆林宫希望能在2012年底之前看到第二阶段的原型机,并争取在2016年以前投入量产,要实现这个目标,你认为需要多少额外投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