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的红色光点在中继卫星覆盖边界处诡异地分裂成三个虚影,屏幕上的同步状态也从“正在连接”变成了“同步失败”。



相隔一百公里的几座移动式雷达站自然不可能通过有线连接,所以只能借助中继卫星共享信号,以少许延迟为代价保证同步水平。



当然,如果千目巡天计划最终能够转正,那么固定部署的战略雷达天线肯定会配套相应的地下光缆设施。



“时延导致的相位失配。”



郭林很快做出判断,然后低头看了一眼自己面前的另一台电脑。



上面是几颗卫星的轨道信息图。



接着转向身后不远处的无线电联络员:



“通知测控中心,请求校准一下青鸾二号03C星的轨道倾角,然后重新尝试一遍……”



对于这个有可能提供高超音速武器来袭预警的宏伟计划,上级确实倾注了相当多的资源,甚至允许郭林为此而指挥卫星的姿态调整。



不过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青鸾二号一期的几颗卫星已经进入寿命末期,将由正在发射过程中的二期星座接替工作。



当第三次轨道修正后的数据流终于汇入系统时,监控屏上的三条虚影瞬间坍缩成清晰的光斑,这是同步系统完成校准的标志。



帐篷里爆发出压抑的欢呼——



7号天线已经是全系统中的最后一部,因此,这也意味着整个计划的先期调试工作告一段落。



后续只要等到各个天线完成部署,再把运行参数注入进去即可。



以星载原子钟的精度而言,至少在随后的几个月里,都能把同步率维持在标准线以上的水平。



“我到现在都还觉得不太真实。”



廖永才摸出口袋里的金城牌香烟。



但想了想之后,还是没有点燃:



“当年黄羊山,咱们用了几百节车皮的钢筋水泥和电子元件,才浇筑出亚洲最大的相控阵。”



他指了指眼前如星河般延展的雷达阵列:



“现在这几个天线加在一块儿,最多也就能装二十几辆卡车,组合起来却能监视小半个北半球……”(3/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