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常浩南把这个名字说出来的时候,就连跟在景志远后面的几名随行人员,都有点绷不住。



但领导都没笑,他们也不可能笑出来。



所以整个一屋子的人都憋得非常辛苦。



实际上,就连景志远本人,嘴角都微微抽动了两下。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两个地方绝不是常浩南随随便便选出来的。



二者分别是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上最重要的支点。



如果能够向这两个位置稳定投送火力,那么基本就意味着整个岛链封锁策略的破产。



对于华夏地缘战略层面的意义难以估量。



只不过眼下毕竟算是半个正式场合,以他如今的位置,实在是没办法对这个名称做出太有倾向性的反应。



倾向哪边都不合适。



所以,尽管心里也觉得这两个名字不错,但他还是略显生硬地转移了话题:



“如果以2009年中作为时间节点的话,那从头开始研发推进器肯定是来不及了,或许……可以在东风31A的基础上去掉第三级?”



即便景志远并非技术军官出身,但在没办法研制新型号的的情况下,能整出来的花样本来也不算太多。



某种程度上,他的提议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许可。



大概相当于“第二炮兵里面的资源你随便挑”这样子。



思索片刻之后,常浩南回答道:



“定性上应该没什么问题……至于更具体的改进方案,我会跟导弹研发团队的同志们做详细讨论。”



趁着这个没人说话的功夫,一位跟在景志远身后的高级军官忽然开口:



“景司令,常院士,如果是以东风31作为原型修改的话,会不会影响到武器的级别划定?”



紧接着,因为担心自己说的不够清楚,所以又补充道:



“我是指,短程和中程导弹都属于常规定义中的战术武器,使用门槛基本相当于不设限,但洲际导弹毕竟更加敏感,即便减去一级,5000公里的射程也是骑在一个门槛上……”



景志远回头看了对方一眼,没有马上给出回答。



但表情却变得严肃起来。



作为具体负责军种建设和战术制定的单位,有这方面的考虑也实属正常。



而这种时候,反倒是常浩南这种技术人员可以相对“口无遮拦”一点:



“我觉得,战略和战术的定义更主要在于平时的威慑……如果真到了需要发射这些武器的时候,那么二者之间的界限本身就已经模糊了。”



听到这里,景志远突然回想起了刚才的一个细节:



“对了,我记得你之前好像提到过……模块化战斗部?”



其实常浩南刚才就在好奇,对方为什么没问到这个关键点。



看来总算是反应过来了:



“乘波体构型对于重心比较敏感,所以任务载荷的变化对于飞行包线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没办法像传统弹道导弹那样相对自由地进行排列组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