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来一回,已经让林成刚的眼神有点发懵了。
“所以高温下聚乙烯醇降解的关键其实不在水。”
常浩南终于揭晓了答案:
“水消除后的主要产物是烯烃,在聚合物残余结构中形成碳碳双键,并沿着聚合物链迁移到下一个相邻的羟基,继而发生酮-烯醇的异构化反应,而一部分醇解度比较低的聚乙烯醇,分子链结构中会保留大量的醋酸酯基,使分解过程产生大量气态乙酸,并诱发羟基和羰基的剧烈伸缩振动……”
“……”
在把数学语言转变成化学语言之后,林成刚终于念头通达。
“原来如此……”
不过,无论数学还是化学,对于在旁边听着的另外两个人来说都没什么区别。
一头雾水的他们总算等到了这部分结束,沈芳忠赶紧切入话题,以免林成刚再继续下去:
“常院士,我不太懂化学……但是从燃烧动力学的角度上考虑,既然工作流程可以完全控制,那么是不是可以抛弃传统的芯部燃烧模式,直接采用端面燃烧?”
“这样可以把装药截面做成多孔蜂窝状,或者干脆就是实心的……再或者就算维持空心装药不变,端面燃烧也能提高药柱在工作过程中的整体强度,减少发生故障的隐患。”
为了保证燃烧的均匀性,传统固体推进剂都是制作成圆筒型,从柱孔顶部点火之后再由内到外分层燃烧。
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整个药柱会越烧越薄,强度也越来越差。
过去的固体推进剂都是一锤子买卖的工作方式,爆发一波之后很快就结束了,这种燃烧方式的影响或许还不大。
但电控推进剂的燃烧几乎贯穿飞行全程,即便改善了药柱的初始强度,也很容易因为中末端巨大的横向过载而出问题。
而端面燃烧则是从下往上把药柱越烧越短,承受过载的能力越来越强,就不会有这方面的顾虑。
常浩南只是对林成刚开发出的推进剂体系比较感兴趣,所以才趁着滑翔式高超进入研发关键阶段之前的当口过来看看情况,并没有提前考虑过更加贴近应用层面的事情,所以闻言没有马上回答,只是低头思索了片刻。
“端面燃烧倒是没有问题,大不了在装药和喷嘴之间专门设置一个膨胀室,关键在于点火方式……”
他说着看向身旁正掏出一个本子奋笔疾书的林成刚。
对方作为CTK系列推进剂的设计者,肯定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
后者此时也恰好记完笔记,抬起头回答道:
“跟常规推进剂不同,电控推进剂的点火依赖电极与药柱之间的接触,又因为需要多次点火,所以电极必须克服药柱燃烧所导致的形貌变化,始终维持和燃烧面的接触……”
“这种情况下,芯部电极显然是最直观的方式,外电极可以直接与火箭壳体融合,而内电极直接取代原来点火器的位置即可。如果做成端面燃烧,那电极布置就会存在问题。至少有一端需要跟随药柱移动,才能实现持续工作。”
或许是觉得单纯口述有点抽象,所以他左右寻摸了几下,接着从机房另一端拉过来一面白板。
“我也考虑过环-端电极的设计
这一来一回,已经让林成刚的眼神有点发懵了。
“所以高温下聚乙烯醇降解的关键其实不在水。”
常浩南终于揭晓了答案:
“水消除后的主要产物是烯烃,在聚合物残余结构中形成碳碳双键,并沿着聚合物链迁移到下一个相邻的羟基,继而发生酮-烯醇的异构化反应,而一部分醇解度比较低的聚乙烯醇,分子链结构中会保留大量的醋酸酯基,使分解过程产生大量气态乙酸,并诱发羟基和羰基的剧烈伸缩振动……”
“……”
在把数学语言转变成化学语言之后,林成刚终于念头通达。
“原来如此……”
不过,无论数学还是化学,对于在旁边听着的另外两个人来说都没什么区别。
一头雾水的他们总算等到了这部分结束,沈芳忠赶紧切入话题,以免林成刚再继续下去:
“常院士,我不太懂化学……但是从燃烧动力学的角度上考虑,既然工作流程可以完全控制,那么是不是可以抛弃传统的芯部燃烧模式,直接采用端面燃烧?”
“这样可以把装药截面做成多孔蜂窝状,或者干脆就是实心的……再或者就算维持空心装药不变,端面燃烧也能提高药柱在工作过程中的整体强度,减少发生故障的隐患。”
为了保证燃烧的均匀性,传统固体推进剂都是制作成圆筒型,从柱孔顶部点火之后再由内到外分层燃烧。
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整个药柱会越烧越薄,强度也越来越差。
过去的固体推进剂都是一锤子买卖的工作方式,爆发一波之后很快就结束了,这种燃烧方式的影响或许还不大。
但电控推进剂的燃烧几乎贯穿飞行全程,即便改善了药柱的初始强度,也很容易因为中末端巨大的横向过载而出问题。
而端面燃烧则是从下往上把药柱越烧越短,承受过载的能力越来越强,就不会有这方面的顾虑。
常浩南只是对林成刚开发出的推进剂体系比较感兴趣,所以才趁着滑翔式高超进入研发关键阶段之前的当口过来看看情况,并没有提前考虑过更加贴近应用层面的事情,所以闻言没有马上回答,只是低头思索了片刻。
“端面燃烧倒是没有问题,大不了在装药和喷嘴之间专门设置一个膨胀室,关键在于点火方式……”
他说着看向身旁正掏出一个本子奋笔疾书的林成刚。
对方作为CTK系列推进剂的设计者,肯定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
后者此时也恰好记完笔记,抬起头回答道:
“跟常规推进剂不同,电控推进剂的点火依赖电极与药柱之间的接触,又因为需要多次点火,所以电极必须克服药柱燃烧所导致的形貌变化,始终维持和燃烧面的接触……”
“这种情况下,芯部电极显然是最直观的方式,外电极可以直接与火箭壳体融合,而内电极直接取代原来点火器的位置即可。如果做成端面燃烧,那电极布置就会存在问题。至少有一端需要跟随药柱移动,才能实现持续工作。”
或许是觉得单纯口述有点抽象,所以他左右寻摸了几下,接着从机房另一端拉过来一面白板。
“我也考虑过环-端电极的设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