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证明,数值怪带来的震撼往往是最为简单,但又最为直接的。



过了好几分钟之后,沈芳忠才总算回过神来。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就听到旁边李建强的声音:



“所以这就是你们实现双脉冲动力的方式……直接控制固体推进剂的工作参数,不需要在弹体结构上额外增加一个隔舱或者隔层之类的装置?”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固体燃料的不可控性基本上是整个火箭动力领域的底层逻辑。



就像是牛顿运动力学之于19世纪的物理学那样。



因此,刚才看到材料的那一瞬间,他甚至觉得自己的世界观都要崩塌了。



就像是第一次看到普朗克黑体公式,意识到“世界可能是不连续的”时的物理学家那样。



“当然不需要……”



面对这个问题,林成刚非常干脆地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大概十几年前,反舰导弹还是以火箭动力为主……当时我们为了提高射程,曾经考虑过你说的那种隔层式设计,让导弹在中段低速巡航,最后再高速冲刺。”



“那时候我刚刚参加工作,主持设计了一种用两层橡胶包裹软木制成的软质隔离装置,橡胶与药柱紧密贴合,点火器和Ⅱ脉冲药柱连接在一起……但测试下来发现稳定性太差,Ⅱ脉冲大概有60%左右的概率会紧跟着I脉冲开始燃烧,根本没办法实用化。”



即便在华夏军工业发展的相对蛮荒时期,也并未放弃过对先进理念和技术的追求。



就连双脉冲动力这种在当年看来十分高大上的东西,都并不只有空军装备研究院进行过研究。



而两边的结论也是基本类似的。



这也是为什么林成刚能在开发CT系列推进剂的过程中,想到向其中加入电敏材料的改性方法。



趁着李建强还在消化这些信息的功夫,沈芳忠重新接过了话茬:



“以你的判断来看,同样的技术,有没有可能用在空军地导部队装备的远程防空导弹上面?”



林成刚神秘一笑,然后拿出了那份今天早上才由工建委下发给他的批复:



“实际上,我也正准备去找你们……”



沈芳忠低下头,目光飞速扫过红头文件中的内容。



很快捕捉到了其中的关键词:



“常院士建议的?”



显然,事情发展的顺利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原本在看到林成刚的时候他还担心,对方在短时间内抽不出足够的精力来跟自己这边协调工作。



结果完全是多虑了。



“是的。”



林成刚点点头:



“但我的工作关系还是要挂在这边,只能以顾问的身份参与你们的项目……”



对于沈芳忠来说,这点小事根本就算不上什么要求:



“这些组织层面的要求,我们全都可以同意,资金和人手也会优先保障到位。”



他直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