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大屏幕只能显示雷达气象等特定信息,没办法把随便一张图片放上去。



因此,除了少数还要指挥41175号图160降落的空管人员以外,现场的几乎所有人都用最快速度围到了常浩南身后。



只为了看一眼屏幕上的画面。



电脑前面的操作员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快十年,但也没见过今天这样的阵仗。



握着鼠标的手心都在冒汗。



连续点歪了两次之后,才把已经下载到桌面上的文件给点开。



然后,就听到身后传来齐齐的一声惊呼:



“喔~”



首先是弹头触地前的尾速,达到了2530/s,相当于大约75倍音速。



不过,对于这个数字,经历过一次试射的众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真正让大家忍不住惊叹的,是下面的一张照片。



一张经过处理之后的照片。



能够明显看出,在弹头下落过程中,弹道出现过一次偏移。



光学系统甚至拍到了姿态调整过程中的两个瞬间。



这是常规惯性制导系统绝无可能拥有的能力。



之前用东风3进行的那次测试,只是对导引头模块进行了模拟启动,以验证高超音速飞行带来的过载和高温不会破坏弹头内部设备。



但导引头本身其实是缺装的。



而这次,算是弥补上了最后的这块拼图。



“雷达导引头生效了。”



常浩南的双眼仍然紧盯着屏幕,语气平淡。



仿佛是在说今晚吃了什么之类的家常闲聊。



“所以,这就算是……成功了?”



站在他身后的戴彭鑫甚至有点不太敢相信眼前的场景。



正交滑块控制、弹载sar制导、双锥体高超音速构型、可用于pbv的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



四项核心技术。



一次测试,全部验证完成。



甚至于,其中三项还是让其它项目搭的顺风车。



尤其是他们科工二院负责的反舰弹道导弹。



更是相当于一步走完了至少50的测试流程。



后面只需要考虑跟东风21弹体相结合,以及进行真正的移动目标打击测试了。



“严格来说还不算。”



常浩南终于直起身子,长长地呼出一口浊气:



“等明天天亮之后,再到靶场确认一下命中情况……看看这枚导弹到底选中了哪个目标!”



……



这个除夕夜,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睡好。



靶场位于陇原西部,距离镐京足有上千公里之遥。



因此,需要先坐客机抵达距离最近的玉门机场,再转乘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前往现场。



好在陆航运输部队已经开始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