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



遂耐心地解释道:



“涡扇20的几项核心技术,无论是定子叶片和间冷器的一体化设计,还是凝水控制模块的具体执行逻辑,都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就像过去欧美国家不怕把他们的航空发动机卖给我们一样,这些东西别说看上两眼,就算让别人上手摸上几把,也没那么容易被借鉴走。”



“相反,西方的老牌航发企业很快就会意识到,我们的整体架构至少在短期之内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在此基础上迭加他们的某些技术积累,就能创造出足以碾压全部同行的新一代产品……”



“只有这样,他们建立起来的适航审定壁垒才有可能被进一步打破,而我们也能因此而得到进入国际主流航空市场的机会……”



这也正是常浩南的野心。



从干线客机使用的航发入手,再逐渐发展到干线飞机整机,最后完成整个适航标准的全面互认。



整个流程大概会持续10-15年。



但按部就班下去,基本可以保证能够走通。



“所以……预计的合作对象还是法国人?”



梁绍修毕竟不是航空动力集团的人,加上镐发和罗罗那边的合作其实相当低调,所以明显有些跟不上节奏。



常浩南和旁边的张振华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露出笑容:



“等到新加坡航展开幕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了……”



实际上,常浩南等人针对罗尔斯·罗伊斯的局,已经布下了很长时间。



包括让涡扇20的全尺寸模型公开参展,也是作为整个流程的绝杀——



先通过前面的操作让罗罗对我们的下一步动作有个概念,再把已经落实一多半的产品拍到对方脸上。



由不得英国人不信。



但常浩南毕竟不是真的能够看到未来。



有些情况,是任何人都预料不到的……



……



几乎与此同时。



德国,腓特烈港。



在从华夏回到英国之后,蒂姆·波迪就从帕诺斯·沃森那边了解到了更加完整的情况。



尽管帕特里奇博士此前已经非常笃定地表示,把间冷回热系统用在航空发动机上面绝非明智之选,但已经学到了谨慎的沃森还是准备去跟当年执行过clean计划的tu公司接触一下。



因此,作为ng项目的负责人,波迪马不停蹄地被派往德国,准备和对方进行一次纯粹试探但毫无诚意的接触。



一直希望能够进入航空动力市场的tu对此表现的非常重视,直接派出了曾经参与过这一项目的伊尔泽·温克勒负责对接。



二人之间不算熟悉,但此前同时出席过一些行业内的技术和政策会议,算是有过一面之缘。



“我听马库斯·蔡司总监说过,贵方现在需要一个在燃机领域有足够工程经验的合作伙伴,来完成一个新的项目?”



一番没有感情全是套路的开场白之后,反而是温克勒博士率先进入了正题。



甚至让波迪差点没反应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