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孙琮算是体验了一把什么叫真正的大落大起——



以601和盛飞这些年积累下来的资源,当然不可能因为这一次选型挫折就放弃新一代飞机的研发计划。



回去之后哪怕自筹经费,也肯定要维持自己的研发能力不出现断档。



但如果没有来自其它兄弟单位的支持,那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势必直线下降。



最终极大概率会转而选择常规布局,并开发一种体量更小的、并有可能推向国际市场的产品。



而常浩南的这一番话,则相当于把已经半截入土的半无尾布局方案从棺材里给救活了。



虽然低风险的选择也没什么不好,但技术上激进一些的方案,总归是更加海阔天空嘛。



至于意向如何……



笑死,难道还能不答应?



要是换个场合,孙琮没准还会稍微矜持一下子。



但现在,他生怕自己同意的速度慢上一点,就让好不容易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自己跑了……



“常院士您放心,关于新型推力矢量技术的研发工作,无论任何要求,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常浩南看着孙琮一脸郑重其事的表情,基本确定了后者肯定会认真对待自己的提议,于是点了点头,接着便准备离开。



但刚要起身,又从对方的语气当中听出了些许迫不及待。



犹豫片刻之后,还是先给孙琮打了个预防针:



“孙总,这气动矢量喷口虽然听上去像是个航发配件,但研发流程却和传统的机械式矢量喷口完全不同,这点你们可得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孙琮这会儿已经掏出手机,正准备把先一步离开的同事们叫回来报告喜讯。



听到常浩南的话之后顿时停住动作,眼神中也不免带上了几分疑惑。



尽管华夏此前并没有系统性完成过一种推力矢量技术的研发,但就算没吃过猪肉,也总见过猪跑。



总的来说,这是一個相对独立于发动机本身,反而和飞机的翼面控制系统关联更密切的设备。



以至于很多发动机上的推力矢量喷管都是作为选装件提供的。



所以孙琮也下意识觉得,常浩南应该只是准备在涡扇10G上同时尝试两条技术路线而已,研发工作也应该大致和满血版的涡扇10G同步。



但现在被后者这么一提醒,顿时又有点心里没底了。



“从我们之前对普通引射式喷口的研究来看,每实现1%的喉道面积变化,大致对应额外0.3%的二次流流量消耗……那么,对于动辄要求100%喷管喉道面积变化范围的带加力燃烧室的航空发动机来说,则需要至少25-30%的二次流流量才算够用。”



常浩南解释道:



“虽然说通过改进气动凹腔的结构,还有优化二次流调节算法,这个数字肯定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不过受到气流动量规则的限制,不可能出现数量级程度的大幅度变化。”



当听到“25-30%”这个数字时,孙琮的嘴角肉眼可见地抽动了一下。



而等他听过完整的结论之后,就已经把掏出来的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