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公,航空工业集团这些年也不是在白拿资源,通过歼10和歼11两个项目,早已经对不同体量战斗机的设计和生产有了相当程度的理解。



如今的飞机设计早已经不再局限于“围绕特定型号动力进行气动适配”或是“围绕特定气动设计进行动力适配”二选一,而是应该由气动和动力、外流和内流相结合进行。



于私,或许常浩南确实有给整个项目进行兜底的能力,但他作为新上任不久的集团领导,也不希望给上级留下一个“离了外人就办不了事”的印象。



……



正如张洪飚所说,常浩南其实在航空工业集团开会之前,就已经接到了来自李忠毅的电话。



实际上,他在这件事里面的参与不深,只是在中间给空军装备研究院的几名同志去过一封信而已。



能拿出如今这样的结果,说实话甚至都超过了他一开始的预期。



但更让他感到意外的是,上级会做出如此激烈而明确的反应。



要知道,前世第四代战斗机的选型立项大概在2008年前,这一波直接提前了差不多两年时间。



想来是因为时间线变动以后,由于没了中间发生过的一系列事件,加上双方之间的力量对比也不似前世那样悬殊,导致决策层的斗争策略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



如果不是没办法,谁TM愿意当乌龟啊?



好在常浩南对此也早有准备。



或者不如说,从重生回来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在为了这一天而准备着。



因此,并不会因为提前两年而感到有任何慌乱。



在接到电话之后,常浩南简单安排了一下镐京方面的工作,然后便用最快的速度飞回了京城……



“常院士,很抱歉这么急着把你从镐京给叫回来。”



刚一见面,李忠毅就几乎迫不及待地进入了正题:



“不过上级对于这次的事情非常重视,包括就在前天,张副主任亲自到航空工业集团那边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听取他们领导班子成员的相关意见。”



“让我们比较意外……当然也比较高兴的是,几个主机研究所已经在总体设计这块做出过不少准备,只是因为缺少具体的要求和评估才始终没能达成共识,现在有了空军方面的明确意见,预计下个月初就会召开一次方案研讨会,把研发可行性和技术路线给确定下来。”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桌上拿起一份会议记录和一个信封交给常浩南。



“但是,搞飞机研发,离了你们航空动力集团可玩不转,所以……今天一方面是听听你的意见,当然还有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邀请你出席这次方案研讨会。”



这个时候,后者才注意到,那个信封表面印着航空工业集团的标志,里面应该是请柬和出席证之类的一套东西。



其实关于第四代战斗机的选型过程,常浩南前世就有所耳闻。



而现在刚好有这个机会,哪怕仅仅出于好奇,他也希望能亲自参与其中。



于是,常浩南当即把信封装进公文包,算是应下了刚才李忠毅口中的第二件事情。



至于第一件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