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弹头再入实验确认成功之后,常浩南一行人并没有在51基地停留太长时间,而是迅速整理相关数据,接着就返回了京城。



倒不是高超音速项目这边有什么特别着急的任务急着解决。



而是航发方面的事情——



他早在今年年初就放出去的,有关大幅度提高下一代发动机排放标准的消息,总算在西方国家当中有了回音。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经过几次试探之后,终于开诚布公地表示希望能和航空动力集团进行接触,详细了解一下华夏的具体要求,以提前做出准备。



当然,这肯定只是表面上的理由。



真正目的恐怕还是要探一探底,再决定到底是和另外两家站在一起维护老牌航发供应商的集体利益,还是转头把他们给卖个好价钱。



另一方面,F136发动机的开发工作已经基本走入死路,那个设计十分大胆的叶片预变形升力风扇也基本被宣判了死刑。



在这个项目上的合作也必定有所变化。



再加上马上就要进入量产阶段的遄达900还要重新签订供货协议……



总之,虽然和罗罗接洽的事情暂时还不需要常浩南亲自出马,但这么多事情一起过来,光凭镐发集团恐怕很难应付。



他作为直接负责人,总需要提前给予一些具体指示。



因此,在京城进行过一次测试后总结,并休整了几天时间之后,常浩南就马不停蹄地赶往镐京……



刚落地没几天,就到了月末。



他也照例接到了来自各参与单位的月度研发进展报告。



弹头方面是他自己负责,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导引头在第一次测试中虽然临时拿了个半成品凑数,但弹载SAR对于如今已经蜕变的电子科技集团来说也不是什么无法逾越的高峰,一切都处在正常推进当中。



至于弹体材料、生产工艺这些细节,就更不是问题了。



验证弹本身只是個几吨体量、一米级别直径的小玩意而已,因为有几架图160作为兜底载具,所以也没寻思过碳纤维外壳之类的奇技淫巧,对于航天系统来说属于轻车熟路。



问题反而出在最开始认为问题不大的火箭发动机上面。



当然,也不是那种要命的大问题。



只是陈志巍表示说,有很多额外的测试需要进行,所以进度方面可能比预期稍慢一些。



好在常浩南本来就留了一些余量,所以倒也不至于耽误大事。



本来,他并非火箭发动机方面的专家,对于六院的报告也是打算看完就了事。



然而看到后面,却发现困扰对方的竟然是由旋转爆震所引发的切向不稳定燃烧问题。



这下子,常浩南可就不困了——



爆震发动机,是一个相对于传统缓燃发动机的大范围概念。



并不局限于发动机的种类。



火箭、冲压和涡轮发动机都可以应用爆震原理。



所以,常浩南对于这方面,还真就有些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