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的战术弹道导弹之后,更是久违地松了一口气。



结果,这口气才松出去不到一年,就又要重新绷紧了。



“吕光同志。”



乔晨青看向坐在会议桌末位的空军装备研究院负责人:



“你认为……我们正在研发的最新型防空系统,能否有效面对这种超高速目标?”



吕光其实从刚才就已经猜到自己会被问到这个问题,但还是故作沉思了一会,以免显得过于轻佻:



“基本型红旗9在去年年末已经交付部队进行试用,目前的反馈是除了射程偏短之外,其它性能都和s300pu2大致相当或更强……”



“但这两种系统在本质上仍然属于同一代产品,我们当年的研发重点也是强化应对多频次和超低空目标的能力……如果面对高速来袭的弹道目标,表现恐怕不会有本质上的差距……”



他这段回答相当委婉,但意思却不难听懂——



不能。



乔晨青不由得露出有些苦恼的表情:



“看起来这新三打三防也已经有些过时了……得研究一下‘新新三打三防’才行。”



话虽然带着些许风趣,可是在场谁也笑不出来。



吕光见状稍微宽慰了一下众人:



“至少现在各国对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究还都处在验证阶段,所以情况倒也没有十多年前那么紧张……”



他的话起到了一些效果。



毕竟当年为了拱卫沿海大城市,防空部队被逼的连59式高炮都拉出来了。



但安慰终究只是安慰。



华夏军队向来居安思危。



“伟人曾说过,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但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美国人的技术实力还是不容小觑……他们的高超音速武器研究,目前应该还是走在我们前面。”



说到这里,乔晨青稍微停顿了一下:



“吕光同志,如果我们假设,美军在未来几年内装备了类似这样的高超音速导弹,并且把它定义为战术武器,那有什么比较稳妥的应对办法?”



应该说,站在2005年这个时间节点来看,他的分析其实相当合理。



虽然确实没有已经装备部队的型号,但美国陆海空军以及nasa,都已经成立了自己的高超音速研究机构。



怎么看都是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场面。



而这一次,吕光的回答也非常迅速:



“那就只有像当年的美苏那样,研发一种专门用于反导的防空系统!”



(本章完)(3/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