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你负责的工作,应该是弹道导弹机动突防和制导控制研究?”



弹道导弹制导控制,最终产品其实就是后来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



尽管这条时间线上并没有一个995工程,但其中包含的项目还是以不同的名义各自在世纪之交那几年启动了研发。



而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戴彭鑫眼前一亮:



“正是!”



“我们项目组领导了解到,常院士您这里已经成功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弹头冷却技术,相比于通过烧蚀材料被动吸热,您的技术可以直接降低弹头表面温度,延缓甚至消除表面电离层的产生……”



两个项目,在某种程度上殊途同归了属于是。



当然,相比于高超音速武器来说,二院那边的反舰弹道导弹对雷达制导的需求无疑更加迫切。



常浩南自然愿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拉兄弟单位一把,但他也不可能这么简单就当了活菩萨。



所以并没有马上做出明确表态。



而是反问道:



“你们现在……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戴彭鑫此行是有求于人,自然不可能在这种地方卖关子:



“今年年初,盛飞集团帮我们特别改装了一架能突破热障的歼8c战斗机,把反舰弹道导弹的导引头搬到上面进行了几轮测试,但飞机毕竟连三倍音速都无法达到,所以只能获取到相当有限的数据……”



“导引头这部分我这边也在研究,先不提这个。”



常浩南摆了摆手:



“用弹道导弹攻击移动目标,最大的难关除了制导以外还有飞行路径控制……你们在这块选择的是哪条技术路线?”



他的高超音速武器全程在大气层内飞行,当然是选择用气动舵面来解决问题。



但反舰弹道导弹如果到大气层内才开始调整姿态,那恐怕就未必来得及了。



而且看那封介绍信里的意思,二院那边似乎也没有成熟的舵面冷却方案。



“我们暂时解决不了舵面的烧蚀问题……”



戴彭鑫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所以,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变质心机动。”



(本章完)(3/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