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举个例子,在个站位、k个温度下测量出的g组数据,其测量值与修正后理论值的匹配关系是Σ(i=1,n)(│rnpk+tn-pak│)……”



得益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常浩南可以把这读起来令人头大的算式直接写在一张纸上,然后贴近屏幕展示给网线另一边的众人。



一开始,杨亮还动作飞快地回到座位上拿了个本子,准备记下来一些有用的东西。



但还没写几个步骤,就轻轻挠了挠头,然后默默把笔放下,用充满智慧地眼神看向前方,并时而微微顿首,时而紧皱眉头做思考状……



这种表现,真正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想要装作听懂。



好在其他人这会要么顾不上注意前面,要么也是和他处在一样的状态下,所以无事发生。



稍微停顿了几秒钟后,常浩南把手上的纸放下,继续介绍起自己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无约束多目标非线性优化问题……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过我和阿贝拉·利塞尔教授在上个月新发表的那篇论文,里面提出了一种经过改进之后的levenberg–arquardt算法,只要稍作调整之后,就正好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唯一可惜的是,这个成果实在太新,所以眼下还没有现成的预设软件可以用,如果各位有程序和算法设计能力,那么可以自行设计程序进行计算,如果没有的话……athworks公司前些天已经跟利塞尔教授取得了联系,atb应该很快就会提供一个计算工具包……”



“……”



听着常浩南的解释,李雄江教授略带唏嘘地轻叹了口气——



人家这才叫研究啊……



一篇文章投出去,还没等怎么样,就有应用端的大企业主动找上门来。



不过话说回来,别人自己手里就有一家应用端的大企业。



比不了比不了……



就在他这边eo的时候,刚才踊跃提问的几个人也重新被激发起了积极性。



虽然大家其实都还没看过,甚至未必知道常浩南发表了新论文,但显然不可能有人会质疑他刚才说法的真实与否。



至少不可能当场质疑。



而如果大尺寸三坐标测量的精度问题能够被克服。



那么很多问题似乎可以迎刃而解了……



“常院士。”



之前最开始提问的那名教授再次一马当先:



“杨亮同学的研究是基于单机总装的,那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大,在整条生产线,甚至车间尺度上应用同样的技术,再结合室内gps定位,是不是有可能摆脱总装过程对于特制型架的限制?”



传统的飞机装配过程采用非自动化模式,各项操作高度依赖人工,因此对于不同型号和设计特征的飞机,还需要针对生产流程专门设计一系列装配型架。



例如给c808飞机安装发动机的型架,就不能用于c909飞机。



甚至同一型号在经过一些设计改动之后,也要相应更换辅助工装才行。



这无疑大大降低了生产速度和灵活性。



而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