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经历过这些事情的常浩南和“原生”于这个时代的人,确实存在观念上的巨大差异。



好在他之前也留了钩子,所以这会还可以继续找补:



“当然,这是完全不考虑其它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如此大面积的土体改良工程,如果真能得到执行,除了肉眼可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外,甚至还会对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绝不亚于南水北调这样举全国之力的世纪项目。”



“因此,哪怕只是一期工程,也需要进一步分阶段执行,考虑到这还算是一项新技术,尤其长轴距、大面积条件下的效果还缺乏数据,所以首先,我们是准备利用3-5年时间,搞一个50-100万亩面积的中等规模实验,然后……”



不过,还没等常浩南说完三步走的全部规划,另一位领导就半抬起手打断了他:



“中间这些过程我们后面再具体去谈……如果你真的认为单一个蒙省东部就有千万亩量级的土地改造潜力,那无论第一步的规模有多小,在做规划的时候都要按照世纪工程的标准来进行。”



“所以,有这么几个问题,需要你谨慎考虑一下。”



虽然一开始确实被常浩南给出的答案惊到,但毕竟是见惯了世面的高层首长,还是很快恢复了理性。



“即便是你刚才所说,气候条件相对良好的东部,也仍然属于半干旱地区,而蒙省农业所能依靠的地表水系,主要只有黄河的河套流域和西辽河,但这两条水系同时还是呼包鄂赤四个城市工矿产业的命门,不可能全部用于农业生产。”



尽管整个会议室里都没有地图,但他还是一边说一边伸出手,在面前的空气中虚指了几个位置。



几乎正对应刚刚提到的那些地方。



显然是非常了解实际情况:



“如果农业生产长期依赖地下水,那么无疑会造成超量开采,不是长久之计。”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决策层真的通过了4000万亩,甚至是规模更大的的中长期规划,那么你准备如何解决用水矛盾?”



这个问题,可谓是一针见血。



也是整个计划里面,从表面上看漏洞最大的一环。



东部五盟市虽然在区划层面上属于东北的一部分,但在地理上,实际只有大兴安岭以东的部分土地才真正属于松嫩平原的延伸。



理所当然地,早就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农业产区。



常浩南之前所说的三片沙地,其实并不能真的吃到东北地区的环境红利。



而21世纪初这会,又正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一个阶段。



蒙省,乃至整个北方的水资源平衡,本就处在一个岌岌可危的水平线上。



黄河甚至有过连续几年时间入海径流量为0的离谱记录。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4000万亩,就算是400万亩,都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坐在旁边,自从介绍完工作情况之后就一直没有发言的庄秉昌就脸色微变。



他长期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工作,非常清楚对方所说的情况全都确实存在。



实际上,这个4000万亩的数字,常浩南此前也没有和他透露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