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宽度几乎完全一致,其实……反而不像是由于零件形变或者间隙流动所导致的。”



这句话瞬间点醒了他。



不同规格和位置的零件,在预连接之前计算出的余量也有不同。



如果是设计层面出了问题,呈现出的应该是一个参差不齐的情况才对。



除非在计算过程中漏算了某个常数——



而这显然有些过于离谱了。



卡索雷满怀感激地回过头。



却发现刚才替自己解围的,正是几天前最先向他提问的那名工程师……



一时间,卡索雷的内心五味杂陈,甚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直到大概半分钟之后,他才重新开口:



“我去把情况和设计团队反馈一下,毕竟是第一次应用新工艺,有一些问题也正常……应该不会很难解决。”



……



法国时间的傍晚,对应的京城时间正好在中午。



因此,卡索雷的情况说明,几乎马上就摆在了梁绍修的办公桌上。



看着眼前的照片,后者只觉得眼前有点发黑。



他之所以把这个活派给法国人,就是为了利用这个机会白嫖一次技术验证,把整套技术当中潜藏的隐患给挖出来。



但梁绍修想过的隐患,也就是组装时发现公差比较大,或者是测试的时候发现强度达不到预期标准。



最多靠人工再进行部分返工就能解决。



可从来没想过,问题能大到这种地步。



卡索雷在拍照片的时候,生怕没有参照物,还特地往里塞了个游标卡尺。



虽然因为像素问题看不太清楚,但怎么也得有个28厘米上下。



这绝对不是靠人敲两锤子或者改几个预连接点位置就能解决的问题。



肯定是每一个预设单元都出了问题,最后集中起来反应在了这一条裂缝上。



更麻烦的是,因为他本人不在现场,所以也没办法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



至于卡索雷提出的那些想法……



他先表示自己检查过日志,不太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又认为缝隙过于光滑整齐,也不像是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这话说的就跟说了似的。



看着脸色阴晴不定的梁绍修,坐在他对面的副总设计师马林试探着提议道:



“梁总,根据我在车间一线的管理经验,生产日志这东西不能全信……要想完全搞清楚问题所在,恐怕需要让那边把装配完成的部件拆开,再逐项检查各个参数和设计要求是否一致……”



华夏的这一代飞机设计师,对于解决生产问题可谓经验十足。



毕竟一直到十号工程,都在这方面吃过大亏。



也正是那次险些毁掉一台al31fn的事故,才让航空工业系统下定决心,大力整顿生产过程中的不合规操作问题。



至今不过五年多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