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公司的车间里进行。



正如之前杨卫华所说,自适应加工原型机是在一台MS45T三轴CNC加工中心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因此从外形上看,似乎和旁边的同款产品没有任何区别。



但在机床启动之后,需要导入的生产数据却比老型号复杂了很多。



三轴加工中心,生产不了过于复杂的曲面。



比如铣叶轮的流道时,铣刀要伸到流道内,如果主轴上没有摆头、或者工作台上没有转台的话,就无法完成加工。



因此,常浩南只是提供了一个典型的铝合金飞机结构件作为测试对象。



装夹定位算法本身的复杂程度很高,不可能通过机床本身完成计算。



但MS45T允许外接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点不足。



“测试开始!”



随着常浩南一声令下,一众技术人员便分别开始了准备工作。



很快,算法控制参数和工件加工方案便被输入到电脑当中。



“轴向切深设置为6mm,采用非均匀加工顺序,共产生168个中间状态质心,其中159个(94.64%)质心被优化后的固定装夹区域包络,经过18轮迭代之后,目标函数收敛至0.7789……”



“三个定位点坐标分别为A(394.73,-219.87)、B(367.00,0)、C(292.07,-218.40)……”



“……”



魏永明这边刚刚汇报完计算结果,杨卫华就已经完成了对待加工薄板胚料的三点固定。



接下来,就是把加工程序导入到工控系统当中。



由于代码已经提前完成编写,因此整个过程只持续了不到10分钟。



在安全员最后确定设备情况无误之后,保护罩被合上。



紧接着,众人耳边就响起了切削液冲击铣刀,以及铣刀切割原料的声音。



保护罩外壳有一个透明窗口,可供操作人员看清里面的工作情况。



但这种精度的加工,光凭肉眼其实是看不出个一二三的。



好在MS45T在经过升级后,可以直接显示切削力的测量值。



因此,只需要看一眼屏幕,就可以大体了解机床目前的运行状态。



实际上,大体加工流程和传统方式并没有太大区别。



只是因为要变切削边计算补偿量,因此走刀的速度明显变慢,以及每两轮动作之间的间隔也延长了不少。



但却省去了人工释放应力的过程。



也减少了多次重复装夹所造成的误差。



甚至于,还会对部分没能达到要求的区域进行二次补偿……



总之,就是突出一个省心。



杨卫华看着眼前屏幕上不断跳出的走刀步骤,突然感觉到了几分恍惚:



“常总,如果以后所有产品都能这么加工,那岂不是只需要输入几个参数就行……甚至都不需要人员亲自到场操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