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了一个名为“薄壁复杂工件加工建模与在线补偿研究”的项目,主要出资方是精工计划基金委员会、航空动力集团,以及航天科技集团三方。



实际承担研发任务的,则是火炬实验室,和C.B.法拉利公司。



而作为项目准备阶段的一部分,常浩南也在十月底回到京城后,很快找上了火炬-C.B.法拉利公司华夏方面的研发负责人杨卫华,以及一直以来承担着数字化工控系统研发和维护任务的魏永明。



二人也是整个火炬集团系统内,机械加工领域最高级别的技术人员……



“说实话,我以为常总您这会应该正忙着准备第二轮评审的事情呢……”



魏永明和常浩南已经认识很长时间了,因此在后者面前显得没那么紧张。



“其实你这么说也没错。”



常浩南一边整理着刚从公文包里掏出来的东西,一边笑道:



“我最近确实是在准备第二轮评审的事情。”



“啊?”



魏永明本来只是想着开个玩笑,顺便找角度恭维一番。



但万万没想到竟然会得到这样的回答:



“那今天……”



常浩南轻轻敲了敲桌上的资料:



“对于我来说,好好做项目,就是对第二轮评审最好的准备。”



“……”



面对装逼于无形的自家老板,魏永明一时间僵在了座位上,最后只好报之以佩服的表情。



而刚才一直没开口的杨卫华也被眼前这一段交流搞得放松了不少。



于是,三人迅速进入了今天这次讨论会的正题。



“关于这个新项目的研究背景和执行要求,我想你们二位应该都已经看过了。”



常浩南甚至没有低头,随手一翻就把面前的资料翻到了标注着“切削加工误差建模”的一页上,然后继续说道: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工业产能不断向高端发展,就必须要消除……或者至少降低复杂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对于人工操作步骤的依赖……”



“……”



常浩南用了大概十几分钟的功夫,简单把AE1500风扇叶片加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自适应加工的基本思路给介绍了一遍。



另外两人也都是内行,对于半自动化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本就比较了解,因此很快领会了前者的意思。



不过,对于这个项目本身,他们似乎并不十分乐观。



沉吟片刻之后,杨卫华首先开口:



“最近几年,我们也和意方合作进行过有关智能化加工的技术研究,但目前还是很难在没有人工参与的前提下,完全确定加工过程中半成品与原始设计之间的形变量……这一点,魏主任应该了解的更细致一些。”



突然被cue到的魏永明也跟着点点头:



“常总您刚才提到原位检测……目前的主流技术路线是用工件的型面关键特征点作为定位基准,再用三坐标检测仪进行测量,对于形状比较规律的的产品确实可行,但如果加工对象的曲面几何轮廓不够清晰,那么单纯数字化测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