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常浩南这边头脑风暴的功夫,340公里轨道高度上的神舟五号飞船也已经进入了返回之前的最后阶段。



一般来说,返回式太空器会提前大约三分之一个周期开始降低轨道并调整姿态。



而为了保证最关键的控制指令万无一失,这个过程不会经过中继通信完成,而是直接由海外测控站或是海上测控船负责——



实际上,位于非洲附近的两个测控点位,就是为了这一次轨道调整而设置的。



当然,为了保留舱内图像的稳定传输,青鸾星座也仍然处在待命状态下,需要等到飞船安全落地之后才能重新调整姿态,回到一开始为太阳同步轨道服务的工作模式。



而此时,指挥控制大厅前面的屏幕上也不再显示其它无关信息。



只剩下一副航迹图,以及上次测控连接时所获取的飞船状态。



相比于二十个小时之前,眼下这里已经变得空旷了很多。



一部分观看发射任务的领导和嘉宾已经离开。



而负责回收任务的同志更是早就动身前往了着陆场附近。



但是,气氛的紧张程度却丝毫不弱于发射。



航天器返回技术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难点。



早期的个别载人航天任务甚至会直接放弃飞船,把宇航员单独弹射出来用降落伞落地。



再加上,年初的哥伦比亚号和年中的联盟tm10飞船也是连续在返回过程中出现问题。



所以,在进入变轨程序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再三确定,没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凌晨5时33分,指挥控制中心终于收到了一条新的消息:



“长江三号报告,发现目标!”



长江三号,也就是正在南印度洋待命的远望三号测量船。



话音刚落没几秒,大屏幕上便分出一半区域,显示神舟五号的舱内图像。



航天员此时正双手紧握活动仪表板,神情专注地核对着飞船此时的运行信息。



和变轨一样,飞船的返回其实是不需要航天员亲自操纵的。



之前的四艘无人飞船,也是直接由地面控制完成整个过程。



但有部分调查结果显示,五月份联盟飞船的着陆点偏移,就是因为地面发出的控制指令与飞船接收到的信息不符。



因此在神舟五号上,还是增加了一个步骤。



“神舟五号报告,飞船运行情况正常!”



很快,航天员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相比于发射之前,20多个小时的太空旅行似乎并未对他造成太多影响。



说明飞船的整个维生系统应该是非常符合要求的。



在捕获目标的两分钟后,远望三号发出了第一条返回程序的数据指令。



飞船随之开始调整姿态。



5时36分,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并轻盈地完成了一个180°转身,使尾部的隔热大底向前对准飞行方向,随后制动火箭发动机点火,完成离轨操作程序……



由于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