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用磁强计+太阳敏感器+陀螺的轻型低成本姿态敏感器配置高效确定卫星姿态,本来也是青鸾系统测试的重点项目之一——



航天级元器件确实精确且可靠,但贵金属封装的制造方式就决定了其成本高昂。



根本不可能降低到可以大规模应用的水平。况且产量也跟不上。



因此,常浩南当即解释道:



“如果直接通过确定性算法,根据姿态敏感器的测量值确定姿态,那确实很难克服测量误差对姿态确定精度的影响。”



“但是,可以先用高斯-牛顿算法进行初步解算……”



说话间,他突然四下看了看,像是在找什么东西。



沈俊荣赶紧朝等在旁边的张维永示意了一下。



后者迅速递来纸笔。



“像这样……将磁强计和太阳敏感器的6维观测量转换为最优四元数,从而把观测自由度从9维降低到7维,再以最优四元数联合陀螺数据作为观测量,以姿态四元数和惯性系下的角速度作为状态量进行UKF滤波,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测量误差的影响,提高姿态解算精度……”



常浩南一边描述,一边大致列出了滤波状态方程和卡尔曼增益矩阵的计算方法。



当然,具体结果,就不是人脑能算明白的了。



张维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在曙光三号上进行着状态仿真,直到卫星发射之前不久才终于确定好全部的参数。



写完之后,常浩南把笔从容放到一边:



“虽然精度还是不可能比得上大型平台,但中轨道卫星对于姿态的敏感性本来就不是特别高,而且即便算上四套备份,整个姿态定位系统的成本也只有传统方案的不到10%,足够以后投入大规模应用了……”



“四套备份?”



沈俊荣倒是没看过青鸾卫星的完整设计方案。



常浩南笑着点点头:



“没办法,出于成本和工期考虑,星载计算机也没用上航天级规格的产品,不多准备几套备份的话,怎么可能达到卫星要求的可靠性?”



他的最终目标,显然不可能只是四颗卫星——



以华夏的基础建设水平,像是oneweb或者星链那样直接面向民用地面终端的星座,价值确实值得商榷。



但就算作为其它卫星组网之间的沟通桥梁,中低轨道通信卫星所接入的终端数量也不可小觑。



沈俊荣早就对此有所猜测,但听到这里,还是意识到自己似乎大大低估了面前这位年轻人的野心。



他怔怔地盯着手中那张写满了公式的纸看了一会,接着轻叹了口气:



“当年你向科工委提议,说要成立装备工业司的时候,我就觉得你目光长远,不会止步于一些小打小闹……”



“结果现在看来,还是有些低估了啊……”



沈俊荣在科工委担任副主任的最后一年,正好赶上常浩南最开始进入丁高恒的视野。



二人的第一次,也是此前唯一一次见面,就是在讨论装备工业司是否应该成立的班子扩大会议上。



当时,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