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名鼎鼎的铱星计划最终破产,却还是给这条技术路线蒙上了一层阴霾。



因此,在经过一番谨慎思考之后,他没有选择马上回答,而是转向了另外一边:



“美国和苏联,也包括我们目前计划建设的中继通信系统,都是工作在地球同步轨道,虽然中低轨道显而易见地容量大、时延小、组网灵活,但也有几个问题,需要你们认真回答一下。”



整个办公室的气氛顿时严肃起来,甚至气温都好像骤然低了好几度。



像这种三堂会审的架势,搁在常浩南身上肯定已经见怪不怪了。



但对于张维永他们来说,压迫感还是有点足的。 三人当即就坐直了身子。



“首先,中低轨道卫星在星-地和星-星之间相对角速度远大于geo轨道,也带来了强度更大的普勒频偏和多普勒变化率,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解决方案?”



面对大佬提问,哪怕之前在外面表现出一副云淡风轻样子的张维永,也赶紧有板有眼地回答道:



“过去的通信卫星由于频域范围窄而实现波束宽,一般需要依托ofd技术来提高系统频带利用率,满足业务需求和用户数目的增加,而ofd信号是由多个正交子载波迭加而成,当发射端的载波频率和接收端本地振荡器频率间存在频率偏差时,其子载波间的正交性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表现出对频偏的极高敏感性。”



“但本次测试所用的卫星首先只面向个别目标和接收站,而且,还选择了实现波束较窄的ka频段信号,在频带利用率方面并没有太大压力,因此可以用滤波器多载波技术作为候选,来增强系统的抗频偏性能……”



“……”



沈俊荣作为通信专家,对于这些原理性的东西自然非常了解。



但复杂系统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不是简单引入一个新技术就能简单地解决问题。



否则铱星也不会那么简单就破产了。



因此,几乎在张维永话音刚落的时候,他就继续问道:



“但ka波段除了在自由空间传播过程中受损耗比较严重以外,大气层中的水凝物以及大气湍流都会对信号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并且中低轨道也意味着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需要经过不止一次中继,这种多跳网络又会进一步降低数据流的可靠性,怎么保证实现你们目标当中的低延迟和高容量?”



然而,面对貌似愈发咄咄逼人的问题,本来有些拘谨郭林却突然表现得放松了下来——



卫星领域的东西,自己或许了解不多。



但要问起多跳网络的事情,那他可就不困了:



“沈总,关于多中继节点带来的高传输延迟和低传输速率的问题,我们电科系统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和航空动力集团方面合作,基本开发出了以网络编码技术为核心的一套完整解决方案,并且分别通过地面车辆、平流层飞艇和预警机三种平台进行过测试,结果是相比传统网络的吞吐量增加了一个数量级。”



“虽然在大气层内肯定没办法完全还原轨道空间的工作环境,但至少在原理上,完全可以满足四跳以内无中心通信网络的应用需求……”



而在听到这个回答之后,沈俊荣的表情也跟着微微变了变。



他过去也曾当过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虽然早已离职,但对于原科工委下属的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