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的蝴蝶效应,时间点提前了将近两年,应该可以提前不少形成战斗力。
飞机倒还是其次,但跟着苏30一起引进的R77中距弹和Kh31空对面导弹确实是好东西,前者的导引头直接促成了霹雳12的诞生,而后者在国产之后的型号鹰击91则成为了我军最主要的战术空地导弹之一。
至于那些图22M3么……
“没有必要。”
常浩南直接摇了摇头:
“对于如今的防空系统而言,用轰炸机进行超音速突防的形式早就已经无法构成实际威胁,未来除了像B2那样有隐身能力的之外,所有轰炸机本质上都会演变成导弹载机,只有航程和载弹量这两个数据比较重要。”
“而图22M3的航程大约7000公里,可以挂载3枚Kh32导弹,这个数据虽然比我们目前的轰6D强上很多,但如果能轰6做进一步的挖潜改进,应该也能做到类似的水平,没有必要在这里浪费宝贵的外汇。”
在对外引进这件事情,常浩南的原则一直是骑自行车去酒吧——该省的省,该花的花。
不图高大全,只要最合适自己的。
海空军需要即战力,而航空工业这边的三代机产能很难在短时间内爆发,那么再引进一批性能更好的苏30算是弥补短板。
况且作为苏27/歼11的改进型,苏30在战术使用上可以无缝对接未来华夏空军的侧卫机群,维护保障方面也可以共用同一套体系,不会带来什么负担。
然而引进图22M3意味着要额外再搞一套超音速轰炸机的保障体系,甚至有可能对172厂和603所后续的轰6改进计划造成不利影响,未免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轰6还有潜力可挖?”
听到常浩南的回答之后,杨书玉第一反应是惊奇:
“我的意思是,我知道镐京那边正在轰6D的基础上改进轰6G和轰6H,但这两个型号的航程和载弹量还是和图22M3有很大差距。”
“G型和H型确实已经改了很多地方。”
常浩南露出了一个只有自己才懂的笑容:
“但那绝对不是轰6的极限。”
(本章完)(3/3)
飞机倒还是其次,但跟着苏30一起引进的R77中距弹和Kh31空对面导弹确实是好东西,前者的导引头直接促成了霹雳12的诞生,而后者在国产之后的型号鹰击91则成为了我军最主要的战术空地导弹之一。
至于那些图22M3么……
“没有必要。”
常浩南直接摇了摇头:
“对于如今的防空系统而言,用轰炸机进行超音速突防的形式早就已经无法构成实际威胁,未来除了像B2那样有隐身能力的之外,所有轰炸机本质上都会演变成导弹载机,只有航程和载弹量这两个数据比较重要。”
“而图22M3的航程大约7000公里,可以挂载3枚Kh32导弹,这个数据虽然比我们目前的轰6D强上很多,但如果能轰6做进一步的挖潜改进,应该也能做到类似的水平,没有必要在这里浪费宝贵的外汇。”
在对外引进这件事情,常浩南的原则一直是骑自行车去酒吧——该省的省,该花的花。
不图高大全,只要最合适自己的。
海空军需要即战力,而航空工业这边的三代机产能很难在短时间内爆发,那么再引进一批性能更好的苏30算是弥补短板。
况且作为苏27/歼11的改进型,苏30在战术使用上可以无缝对接未来华夏空军的侧卫机群,维护保障方面也可以共用同一套体系,不会带来什么负担。
然而引进图22M3意味着要额外再搞一套超音速轰炸机的保障体系,甚至有可能对172厂和603所后续的轰6改进计划造成不利影响,未免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轰6还有潜力可挖?”
听到常浩南的回答之后,杨书玉第一反应是惊奇:
“我的意思是,我知道镐京那边正在轰6D的基础上改进轰6G和轰6H,但这两个型号的航程和载弹量还是和图22M3有很大差距。”
“G型和H型确实已经改了很多地方。”
常浩南露出了一个只有自己才懂的笑容:
“但那绝对不是轰6的极限。”
(本章完)(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