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还认识遇难者中的一些人。



根据调查,事故原因虽然也有飞机超载(安装了很多额外的测试设备)等非技术因素,但主要原因正是机翼结冰导致的俯仰轴失稳。



显然,这次南郑方面遇到的问题应该是差不多的。



“好的老师,我知道了。”



“明天见。”



挂断电话之后,常浩南有些恍惚。



他并不清楚1996年的这次事故在前世是否存在,毕竟只是一次没有人员损失的二等事故,未必会进行公报道和宣传。



但这毫无疑问是一次救赎的机会——



包括6·3空难在内,运8仅在21世纪的头20年中,就至少因为相同或相似的原因坠毁了4-5架之多。



哪怕常浩南重生之后已经改变了很多东西,但起码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人民空军都不可能彻底淘汰这种型号。



它也会是图204/214实现国产化之前,航空工业几乎唯一可用的中型特种机平台。



因此,如果能在当下彻底解决运8的机翼结冰问题,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那些优秀的飞行员和工程师,就可以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下去……



这一晚,常浩南失眠了。



坐上那架波音737之后,他才总算在飞机上休息了一会。



直到被机轮触地和随后的刹车声吵醒。



飞机停稳之后,常浩南大步流星地走出机舱。



11月初的寒风吹在身上,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同时也瞬间清醒过来。



“老师。”



杜义山已经在舷梯旁边等了一段时间。



走到近前之后,常浩南注意到他满眼都是血丝,恐怕昨天晚上一夜未睡。



“跟我来吧,先去看看那架飞机。”



师生二人一左一右坐上了旁边的一辆吉普车。



“昨天我给伱打过电话之后,带着182厂的同志们做了个通宵的数据分析,已经基本理清了事故原因。”



作为航空系统的元老级人物,杜义山虽然年事已高,但在这些需要经验的领域仍然有很强的能力:



“由于一开始的设计问题,运8只在进气道前缘、机翼前缘和发动机导向器叶片上使用了发动机热空气进行加温,而尾翼前缘、螺旋桨和桨毂整流罩则只有电加温装置。”



“在飞机接近降落时,环境条件是大气温度2°C、湿度71%、温度露点差4°C,恰好处在最易于结冰的条件下,飞机的水平尾翼迅速发生结冰,但由于运8并没有一个便捷的手段观察尾翼情况,因此当飞行员意识到平尾情况不对时,再打开电加热除冰装置已经来不及了。”



“根据我们的计算分析,发动机热空气的供应量足够,因此主翼和发动机进气道基本不会出现结冰现象,但要想尾翼结冰的问题比较复杂,而且这个运8改型进度要的很急,需要你用仿真模拟手段来提高效率,并且尽量减少进行飞行测试的架。”



就在杜义山给常浩南介绍情况的功夫,吉普车已经开到了一个大型停机棚的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