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或者原材料?”



常浩南用几秒钟时间回忆了一下自己之前去410厂参观时候看到的情况。



“非要说的话,在制造和检测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进口的设备,但零部件包括材料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所以,尽管还不能确定最后的调拨价是多少,但成本肯定是可以控制的,而且可以节约宝贵的外汇。”



他非常清楚林青刚才这个问题的意思,因此特地强调了后面两句话。。



1996年,全国外汇储备才1100亿美元,刚刚结束了贸易逆差阶段没多长时间。



全国产,就意味着低成本。



哪怕调拨价的本币币值按照汇率计算比进口还贵,也无所谓。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在这个年代,RMB和美元英镑这些货币,确实完全不在同一个地位上。



果然,听到这个回答之后,林青直接放下酒杯,双手握住了常浩南的手:



“小常同志,你简直是我们的救星啊!”



就像每个飞机设计所都希望自家产品被空军用作主力装备一样,舰艇研究所也希望自家舰艇成为海军的当家型号。



当然,在这个领域,701所一家独大,几乎不存在任何外部竞争。



但作为型号总师,梦想总是要有的。



有谁不想看到自己设计的舰艇遍布三大舰队,挂着人民海军的旗帜驰骋大洋呢?



而要实现这一点,首要的条件就是建造数量不能太少。



像052那样造了两艘就草草收场的型号,只能当做明星舰,没办法成为中坚力量。



而建造数量,显然跟成本密切相关。



在同等条件下,燃气轮机无论建造还是使用成本,肯定是要比柴油机高一些的。



但皮尔斯蒂克柴油机的很多关键零部件还需要从法国进口,如果燃气轮机能实现完全国产化,情况就不一样了。



本币嘛,贵一点就贵一点了。



但军队装备经费里面的进口配额可是有限的。



在这里用掉了,那里就要抠掉一点。



省下进口柴油机零部件的钱,完全可以换成几架反潜直升机,或者区域防空导弹、超音速反舰导弹之类海军最急需的东西。



“没关系。”



常浩南有点承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热情,默默把手抽了回来:



“虽然我并不是船舶系统的人,但不论空军海军,都是咱们的人民军队,能帮上兄弟单位的忙,我也很高兴。”



林青的面色微微变了变,随后又郑重地道了声谢。



其实长期以来,不同系统的军工单位之间都存在条块分割的情况。



尤其70年代中期到90年初这大概15年功夫,因为各家“自谋生路”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摩擦,相互之间的排挤倾相当严重。



要是搁在十年前,船舶重工才不会过来给航空工业协办的航展帮场子。



到90年代中期这会,虽然情况已经改善了不少,但就像刚吵完架的一家人一样,相互之间缺乏沟通还是难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