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这样一来,03号机已经不能算作全状态验证机,因此等到机翼问题解决之后,再利用备份零件制造一架05号验证机,与04号一起进行全状态验证飞行。”



“这样,我们就可以有相对比较充裕的时间对机翼进行改进了。”



几分钟之后,坐在杨奉畑左手边第一个的副总设计师柳明终于开了口。



“同志们,根据这几天试飞拿到的数据,出现副翼反效的原因不算复杂,还是老生常谈的附面层堆积问题。”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还是在机翼上横向流动最剧烈的位置增加一对翼刀。”



常浩南微微点了点头。



601所的工程师们果然还是选择了和后世一样的解决方式。



实际上从当下的角度出发,也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机翼上表面的气流会自动向翼梢流动,相应的,附面层也会逐渐向翼梢堆积。



堆积起来的气流最终会在翼梢分离,而这个分离过程会带来很大的剪切力,导致机翼发生明显的弹性形变,从而引发副翼效率降低甚至反效。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机翼上表面增加一对挡板,把横向移动的气流拦住。



也就是翼刀。



不过,还是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但是柳总,现在的歼8-3机翼上已经有两对翼刀了,如果再增加一对的话,是否有点……”



翼刀虽然简单有效,但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其工作原理本质是让前缘涡提早破裂,因此减小了升力系数和失速迎角,对于飞行性能也还是存在一定影响的。



而且设计太多组翼刀在观感上也比较不好。



“是否可以考虑把三组小型翼刀融合为一组大的翼刀,就像歼6那样?”另外一个人询问道。



不过很快遭到了否定:



“那只能减少一点点重量而已,对升力和过失速能力的影响反而更大,对于歼8-3这么大一架飞机来说得不偿失了。”



激烈地讨论持续了大概半个小时,仍然没有得到一个所有人都认同的方案。



终于,有人把视线投向了一直低头看着手中的报告没有开口的常浩南。



“常博士,既然是你发现了这个问题,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会议室里逐渐安静了下来。



常浩南站起身,走到了贴着试飞结果和设计图的黑板旁边。



“首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常浩南转过身,看着面前一众工程师说道:



“经过过去几天整个数字化设计组的努力,已经基本完成了歼8-3原型机气动和结构设计的参数化建模,因此修改设计所花费的时间应该会比预计中更低。”



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成果。



飞行器气动外形优化设计需要对各种不同的气动外形进行评估,因而需要反复对飞行器气动外形进行修改,以期改善其气动性能。



而一旦有了参数化模型,就可以通过改变设计参数来驱动几何模型变化,从而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