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歼8-3总设计师的身份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公开宣传过,刚才的开场阶段也只介绍他是来自601所的专家,因此常浩南表面上只是因为对方刚刚的提问而顺势选择了这个问题而已。



“如果用CFD方法直接对大迎角动态流场进行计算,那么所需要的计算资源和计算周期都会很大,因此需要更简单的,能够直接预测系统重要特性的模型作为代替,也就是模型降阶……”



“因此我参照电子线路的非线性辨识与建模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信号的降阶模型,沃尔泰拉级数模型,其基本原理为:对时域离散沃尔泰拉级数,任意输入u(n)的输出y(n)可由如下的方式表示……”



常浩南说着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长长的多重卷积。



“可以看出如果得到了系统所有沃尔泰拉核,那么就能得到系统任意输入的响应,考虑到级数的长度、模型记忆长度随着核阶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大,不利于沃尔泰拉核的辨识,因此将二阶以上的部分截断,再对剩余沃尔泰拉核进行小波压缩……”



在他第六次擦掉黑板并重新写满之后,这个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过程的降阶方法终于被讲完了。



已经脱离技术岗位比较久的梁卓平和那位周司长脸上更多地是茫然。



但杜义山和杨奉畑眼中却几乎充满了……狂热。



三角翼飞机的流场计算本来就比平直翼复杂得多。



不要说数值计算,哪怕只是进行分析都相当困难。



所以主要得依靠经验。



而要想获得经验,就得烧钱进行大量的风洞测试和试飞。



还需要大量时间。



如果常浩南刚刚在黑板上写下的这个降阶模型能够行得通,无疑可以省去这之中大量的试错和碰壁。



这简直就是为了歼8-3量身定制的。



而且又是一个全新的工程模型。



甚至,这次已经可以说是工程理论了。



因为这个对模型进行降阶的思路并不仅仅局限于沃尔泰拉级数,完全可以推广到更多领域内。



当然,这还需要进行验证。



不过有了前面603所那个项目打底,众人对于验证结果还是抱有乐观的看法。



也就是说一个月内,常浩南就两度拿出了开创性的成果。



这无疑说明他之前提到的“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并非空穴来风。



只不过有些理论可能需要他自己提出来罢了。



杨奉畑此时就是一个想法:



这人我要定了!



他转过头用眼神咨询了一下另外三个人。



全部都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小常同志,现在有一个国防重点项目交给杜院士的课题组,请问你是否有兴趣参与这一项目?”



虽然从杜义山的描述以及刚刚和常浩南的接触来看,杨奉畑基本100%肯定后者会同意,但流程终归要走。



“在你做出决定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一下说明,如果你选择参加这一项目,那么对后面的工作、出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