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的青睐。



随着近些年东非经济的发展,就算普通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这也让茶叶文化在东非流行起来,尤其是茶叶选择和冲泡过程中的颇多讲究,这让东非有了一大批“茶客”。



从冲泡茶叶的用水,到茶叶本身品种和质量,以及茶具等等,都玩出了各种花样。



东非南亚三国办事处主任特莱恩说:“察尔森大使,你喜欢就好,大吉岭的茶叶,在市场上,也算比较抢手的茶叶之一,所以即便在大吉岭这个原产区,它的价值也不低。”



“在东非也只有几个特定茶叶产区的茶叶能够和大吉岭相比,当然,在高端茶叶方面,东非更多是从远东帝国进口。”



东非自身不缺茶叶,尤其是产量上,甚至已经超过印度,成为世界第二大产区,通过近几十年的细心栽培,也不缺乏诸多优良茶叶品种。



但是,在高端茶叶市场上,远东帝国的茶叶格外受东非追捧。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远东帝国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产区,他的底蕴过于深厚,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质茶叶种类,这不是印度和东非能相提并论的。



不仅茶叶自身难以相提并论,就是背后的文化底蕴,印度和东非更是几乎没有,这就让东非和印度茶叶在文化性上少了许多趣味性。



毕竟,在会客的时候,茶叶作为一种饮品,如果能说出相关的历史典故,这显然是引起话题的一大妙处。



就比如东非一些茶客,他们对远东帝国的一些茶叶,和其背后的历史典故掌握的相当熟稔。



最后是稀缺性,远东帝国许多优质茶叶品种,产量并不高,甚至本国内都颇为抢手,很难流入国外,而越是得不到的,反而越容易受到吸引。



而且,东非的很多茶园,基本实施工业化生产流程,而工业化一但到了某种程度,手工茶叶反而又成为了高端产品,而目前远东帝国的茶叶生产模式就以手工茶叶为主,这迎合了东非上流社会和精英人士的喜好。



至于普通人,大多没有太多讲究,所以东非本国茶叶,能尝尝味道就不错了。



而印度茶叶,在东非人眼里,就属于更“低端”的货色,虽然质量上和东非茶叶没有差异,可奈何,东非本土茶叶好歹有爱国加持。



在东非人的朴素认知里,也不可能承认东非茶叶不如印度茶叶,毕竟印度什么地位,东非什么地位?



至于远东帝国,虽然如今国际地位也不高,奈何人家是茶叶发源地,而且不管产量规模,还是种类上,几乎挑不出任何问题。



察尔森说:“喝了大吉岭的红茶,我才真正知道,印度这个地方也是有好茶的,不过,和我国高端茶业对比,也就那样,如果是尝尝鲜,还是可以接受的。”



特莱恩笑呵呵的说:“察尔森大使说的是,毕竟大吉岭应该算整个印度最适合种植茶叶的地方之一,对于印度这种茶叶生产大国,虽然整体不如我国和远东帝国,但是总有能拿的出手的货色。”



“大吉岭这个地方,山高且多雨雾,十分适合茶叶的生长,但是这种气候环境,显然和印度绝大部分地区不同。”



“否则的话,英国人也不可能将这里作为避暑胜地,每年高温的时候,都有不少印度的高官和贵族,到这里度假休闲。”



大吉岭事实上已经属于喜马拉雅山脉范围内,海拔的骤然升高,也让这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非洲创业实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恶的呃呃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恶的呃呃呃并收藏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