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汇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反而像苏联这种方式有些过于正常,马拉佐夫就知道在远东有一个叫日本的岛国,其政府为了筹措发展资金,不择手段,大力发展服务产业,每年派遣大量男人到海外打工,亦或者女人到南洋等地为国卖身,而后者被称为“南洋姐”。



仅1902年,日本全年的外汇大约1000亿日元,其中南洋姐群体就贡献了约20,以至于当时的日本经济学界都惊呼:“日本将是在女人身上建立起来的现代国家”。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日元可不是后世的日元,含金量很高,1871年,明治政府规定一日元等于一点五克纯金,和当时美元等值。



进入20世纪以后,日元虽然经历贬值,和美元汇率依旧能达到一比二,即两日元可兑换一美元。



不过,一战前后,因为日本南洋服务业群体因为过于凄惨,被国际社会谴责和限制,这一产业也就走了下坡路,而主导这一活动的日本政府毫无廉耻的选择抛弃这些“帝国功臣”,并且禁止她们回国,许多人客死异乡。



东非早期,政府实际上也组织过广泛的创汇活动,当时,为了筹措殖民地建设资金,东非开放部分海港城市,设置专门的红灯区,通过为途径东非的商船及人员提供服务获取外汇收入,例如烟馆,酒馆,典当铺,万国馆等等。



彼时,苏伊士运河尚未开通,大部分欧亚航线的船只要经过东非海岸,东非政府因此获利颇丰。



当然,东非的下限比日本高太多,但是和如今的苏联对比,简直就是坏的流脓。



至于日本政府和东非以及苏联政府对比,那就是畜牲和人之间的区别了,只不过苏联相对于早期东非来说更像好人。



毕竟苏联可不会向过往船员推销烟土等违禁品,不会为海盗提供销赃业务,不会开设官办“服务业”场所……



而这些坏事,东非一个也没有落下,就比如19世纪中后期,东非的官办服务业场所,之所以被称为“万国馆”,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当时东非独特的区位优势,可以从内陆抓捕女性黑人,或者和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地的人口贩子达成供货协议。



当然,之所以说东非还算个“人”,那是因为东非至少不会把本国公民像日本政府一样“当日本人整”。



日本政府是一个对内外都极度残忍血腥的国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日本是比贝尼托政府更早的“极端主义”政府,甚至贝尼托在日本政府面前都算的上“圣人”,毕竟贝尼托都想不到那么多歪招。



如果贝尼托对日本政府了解更细节和全面的话,恐怕都会大声惊呼:“人怎么能坏成这样!”



……



马拉佐夫等人,在敖德萨度过了最无聊的一段时间,苏联政府过于刻板,导致敖德萨的服务业质量相对于沙俄和乌克兰时期大幅度下滑。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这里简直比东非计划经济时代更加压抑,就像笼中鸟一样。



马拉佐夫的船员克里凯尔在旅馆里问道:“船长,我总是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那就是好像一直有人盯着我们,这种感觉让我有些如芒背刺。”



听完克里凯尔的话,马拉佐夫没好气的往门口瞟了一眼说道:“这不是废话么!自从我们进入敖德萨,苏联就派人盯梢,那个家伙一直看着我们,你这种感觉也就不奇怪了。”



克里凯尔说道:“船长,你不觉得苏联人是在故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非洲创业实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恶的呃呃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恶的呃呃呃并收藏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