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蒸蒸日上,十三大典(求月票)



光阴虽短,静者自长;岁月无多,忙人更促繁忙的时候,总觉得日子过得非常之快。



冬日才过,春日再来,不消三月,空气中又泛出灼灼热浪,而热浪没铺开,小雨先降。



梅雨季.—



义兴县内,万古盈春树节节攀升,枝繁叶茂,分枝整齐,雨水顺沿青翠叶尖滴落。今日中午,少有的晴天,周围雨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干涸,留一圈浅波。



作为十三封地口岸的桥头堡、门户,梁渠没有把万古盈春树种到原来的义兴镇里,而是放在隔壁,朝廷划分到义兴县范围里的南浔乡。



原因无它。



一来义兴镇经过十年发展,被平阳府和朝廷政策带动,人口极多,没有那么多任凭他规划、大展拳脚的自由土地。



没有天灾,没有人祸,地方户籍上的一户人家,往往是六口人,这是一个十分健康的平均数。



基本一家一个老人或没有老人、一对夫妇、天折的不算,养三到四个孩子。



树大分枝,八大分家。



此外,「民有二丁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故而一千户,当地大约就是六千人,二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的壮丁基本一户一个。



大致流程为,夫妇生小孩,按年龄,大的分家,最后小的儿子留家,小儿子长大成丁,夫妇也年迈,不算丁壮,至于为何一家一个老人,往往是因为儿孙们谁都不想吃亏,会各自养,最后平均下来,一户分一个老人或没有。



然而义兴如今的数据,往往能到一户七口人,足见地方之兴旺,口要吃粮,大范围平整地少之又少,平地起高楼,少不得占用,到时候就是一系列的搬迁和赔偿,太麻烦,越是扯皮的地方,越容易出问题,拖慢建设。



二来梁渠自己的王府就在义兴镇上,等日后万古盈春树做成天舶商会一样的地标,义兴镇人会更多,到时候车水马龙全在家门口的大街上,闹得慌。



基本位置搞定,紧要的便是彼此之间,道路连接,光黄土路不够,青石板也不够,必须是厚重长方,用来铸堤坝的青石条。



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话刻在梁渠的本能里。



什么都可以慢,修路不能慢,主要景点之间,一定要有好路,来自南安的石材通过水运,来到义兴县,被人打捞上岸,再切削成合适大小,填充到道路,豌连结淮阴武堂、万古盈春树、上饶埠头,完成闭环。



全是烧钱的地方。



尤其修路。



梁渠修之前,都不知道一条二十里的路能贵成这样!



明明他一指就能覆盖,全部按碎,但建设成本高昂到离谱。



好在许多项目已经开始挣钱回本,尤其水道水运里的牛税与桁渡税。



六月初,蝉还没开始叫。



池塘里的荷花开始盛开。



乌龙躲在树荫下吐舌头,滴下来的汗水印出一团水渍。



透过圆窗,能看到万古迎春树聂立天际,天舶商会的工人带上木板,挂载绳索,往树干上搭建房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甲壳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甲壳蚁并收藏从水猴子开始成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