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决战布鲁塞尔·三



约瑟夫使用的正是历史上威灵顿公爵发明的后坡+细红线战术。



哦,现在应该改称为细白线战术——法军的军装是白色的,而这种战术的冠名权已经归属法国了。



实际上,约瑟夫在正面投入的兵力还不到1万4千人,并且所排出的也不算是正规的战列线,顶多只能称为横队列。



大量100到150米的两排横队,前后错开布置在斜坡的顶端。



不同横队之间还有10来米的间距,所以能用有限的兵力覆盖非常宽的战场。



普鲁士的卡尔克罗伊特伯爵以为自己的攻击位置已经超过了法军防线的尽头,可以对其侧翼形成包抄,但其实他的部队即使再向西延展出100米,那里依旧有法军的横队。



而且按照后坡战术要求,在横队的两翼还各有一个散兵团掩护,更远的位置还有骑兵。



想要比拼战线长度,目前常用的步兵线列加散兵战术在“细白线”面前那就是弟弟。



至于火力密度,威灵顿公爵曾做过反复测试,在占据高地的情况下,两排横队足够用了,战线宽度才是关键。



只要比对手的战线更宽,就能发挥出更高的火力密度。



如果约瑟夫激进一些,此时甚至能让两翼向内侧反折,对英普奥联军形成包抄。



当然,后坡+细白线战术也有缺陷,主要是对士兵素质的要求非常高。



各横队间的相对位置要保持得非常精准。面对敌军炮兵、骑兵突袭时,必须能够快速利用斜坡背面掩护,以及变换为密集的四排横队。



要是士兵的训练度不够,都不用敌军进攻,很快就会自己把自己的阵型绕散了。



不过此时在梅赫伦作战的法军主力是皇家第四步兵师。



他们有着冠绝欧陆的训练水平。



甚至约瑟夫原计划用三周时间让他们练习后坡+细白线战术,他们仅用不到半个月就熟练掌握了。



其实从一开始,梅赫伦攻防战的结果就没有什么悬念。



随着西侧的卡尔克罗伊特军团溃退,中路的英军心中最后的一点念想也彻底消失,早就被高处法军打得濒临崩溃的士气,此时如决堤的洪水般一泄如注。



哈里斯将军甚至都没做挣扎,只是命令奥地利散兵断后,便任由士兵们向斜坡下面跑去。



与此同时,法军左翼响起了一阵军鼓声。



缪拉纵马奔过斜坡最高点,抽出马刀,威风凛凛地向前一挥,高声道:“以王太子之名!跟我冲上去!”



他身后,三个连的骠骑兵排着整齐的队列,呐喊着朝乱成一团的英国步兵扑了上去。



缪拉的脸上还带着大病初愈的灰黄色——他之前得了严重的痢疾,上周才刚痊愈归队——但精神却极为亢奋,马刀来回挥舞,每次都带起一蓬血花。



由于约克公爵将进攻的战线拉得极宽,此时奥地利散兵只能掩护住西侧数百米的区域,缪拉的骑兵在他们两侧来去自如,肆意收割英国士兵的生命。



就这样,不到500骠骑兵驱赶着上万英国步兵一直跑出两公里远。



直到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天海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海山并收藏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