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1328.羡慕俩字都说腻了
但除了其中几位满面富态,是真富裕之外。
其余大部分,比如巴图朝鲁,就像普通中老年人。
甚至因为生活环境恶劣,一辈子劳作,皮肤粗糙,皱纹深邃,比内地的同龄人更显老。
戈壁沙漠边上讨生活,日子不好过啊。
而且他们也有跟绝大多数西北乡村同样的问题,年轻人都去城里了。
家乡只有老人。
甚至还更严重。
就比如这些天在巴图朝鲁那边看到的,村子里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只有一个。
那真是全村人的儿孙啊,手机静音了,话费用完了,想在网上买东西,家里电视洗衣机坏了,全找他。
摔了碰了,突发疾病,也全指着他开车送医院。
难怪巴图朝鲁他们这些长者,说起皮营圪台村的时候,说的最多的就是那边热闹。
——
骆一航放下汤碗,微笑着说道:“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你们也想要跟皮营圪台村一样的秋雁九号种植基地,工业酒精化工厂,甚至水网、荷花池对吧。”
一众长者忙不迭的点头。
其中一位五十多岁的长者语气带着祈求,对骆一航说道:“小骆总您说的没错,我们真是太羡慕了。我们知道皮营圪台建起那么大产业不容易,都是同族,我们也不应该抢额尔德尼长者的产业。但为了我们旗35756个乡亲,我也只能拉下这张老脸不要,求您帮忙。”
说完又面向额尔德尼,右手放在左胸上面,深深鞠躬致歉。
就像他说的,都是同族,如果他们那边也搞起来同样一套,化工厂啊,荷花池啊,肯定会分掉一部分皮营圪台村的市场,至少看荷花的游客们又有了新选择。
骆一航笑着摇摇头,回答道:“皮营圪台村那边是从秋雁九号开始的,然后才有了工业,有了服务业,有了旅游业。但他们那边能种出秋雁九号,是因为那里有一条河啊。最初的水源能保证,然后才有了后面这些。”
此话一出。
刚才开口的长者面露难色,他们那边没河。
左右看看,许多人同样脸色很难看,沙漠边上,本就缺水。
唯有几人欣喜万分,纷纷开口道:“我们那里有河。”、“我们有雪山的融水。”、“我们有井,深井。”
“井不行吧,地下水没得补充,抽干就全完了。”
几个人,喊出了几十个人的嗓门。
但大多数人都在闭口无言。
骆一航伸手压下诸位长者的讨论,开口接过话题,“不知各位看过秋雁九号的发布会没有,秋雁九号的试种,是先筛选了合适的环境,然后才从中挑选了皮营圪台村,秋雁九号种植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我印象中各位的位置好像……”
后面没有明说。
秋雁九号的发布会自然是看了,即便当时没看,现在也都看了。
此时也都想起来了,除了皮营圪台,他们的部族好像没几个在划定范围内。
“那岂不是不行了?”最先开口那位长者,语气中带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