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自然的宏伟与不朽,战士们的艰苦与磨砺,再加上极端条件下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全部揉在一起,塞进观众们的眼眶。



从龙胆花甸到冰川之巅,每一步丈量着国土的庄严,每一次呼吸对抗着生命的极限。



而最动人的景色,则在巡逻路路上的界碑。



遇到的第一个界碑在山脊的最高处。



汉白玉的碑身被风雨磨得有些斑驳,可碑上“中国”两个红漆大字,被战士们擦得发亮。



每次到这里,大家都会先围着界碑转一圈,检查有没有松动,然后用袖口把碑身的灰尘擦掉哪怕只是一点泥印,也要擦到露出白玉的底色。



风掠过界碑,把战士们的帽徽吹得发亮,远处的雪山连成一片,像给界碑筑起的银色屏障。



在壮美的冰川与烈风之间,每一步的足迹都书写着生命的崇高;沉默的爬升,是祖国边境最坚韧的守护诗篇……



跨过第一座界碑,接着就是一段下坡山路。



路况比上山时好走一些。



风声与喘息声也一起小了一些。



记者终于在临时休息时想起了自己的职责。



不过劳累的身体也只能支撑着他询问战士们的姓名。



“我叫王振,来自青海西宁,今年31岁,来xz四年了,五年前我还在军校上学,当时就向往来xz……”一直行进在队伍第二位,掌控全局的战士先自我介绍。



接着是在队伍最前面引路,第一个踏进冰川,试探碎石的战士。



“我叫池德海,来自徐州,也是31岁,今年是第11年了……”



“我叫卓金璐,来自青海西宁,19岁,守边防第一年,全连我体力最好,刚才爬那道七十度的坡,喘都没喘……”排在第三个,一路上紧握着钢枪,默默记忆道路的年轻战士,说话间满满的骄傲。



而在他身后一直照顾着卓金璐的年长战士,先呼~~呼~~喘了两口粗气。



然后才自嘲笑道:“徐源,来自福建南平,34岁,体力不行咯,不比原来啊,当年我比卓金璐强……”



而在末尾也是携带者最多补给强壮战士有些沉默寡言,只说了一句,“我是彭德伟,来自湖北仙桃,24岁,守边防三年。”



短暂的介绍后,一行人继续行进。



一直下了山脊,到了另一处山谷里才再次休息。



这时候已经临近中午,雾散了,太阳爬上山顶,海拔 4800米的阳光晒得人皮肤发疼,又像裹着冰碴子,山风一吹,凉得往骨头里钻。



战士们的作训服早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一刮风就冰凉,可没人敢脱外套。



“一脱就感冒,感冒在山上就是大事。”徐源一边说着,一边检查背囊里的防寒被服。



他们晚上要在野外过夜,防寒装备打湿了可不得了。



吴正则把对讲机拿出来,按两下确认信号。



王振掏出笔记本,在上面写写画画,他在写巡逻日志。



两位年轻的战士从背囊里取出自热军粮,为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左牵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左牵羊并收藏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