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都是文舒刚才的话,什么神明指示,什么泉水可以治心疾。



最重要的是文舒说:送。



白得的便宜谁会不想要,哪怕自己用不着,留着送人也好啊。



见众人的好奇心已经被吊起来,文舒又补充道:“不过泉水有限,只有一百瓶,所以这有缘人也只有一百人。”



“啊,才一百人!这么少?”



也有通情理的人道:“既然是有缘人,那便讲究个缘份,多与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才算有缘人。”



“对啊,怎么才叫有缘人呢?”



围观群众纷纷问道。



文舒不知道朝廷的旨意究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下来,所以也没有给予明确答复,只说明日神明自有指示。



朝廷旨意下发,想通知到位怎么也要一天的时间,所以挑选有缘人的事可以放到明天。



今天就先通告一下,让更多人注意到茶肆。



而她的‘有缘人’说法,也确实提起了众人的兴趣,因为没有明确条件,反而人人都觉得自己有机会。



便都想着明天一定要来看看,万一自己是那个有缘人呢。



整个上午,文舒都在给不同人的解释,有官道上路过的百姓,也有收到“传单”从城里赶来的人。



经过这一波造势,‘帝台泉水’的事,基本上半个京城都知道了,百味茶肆也因此被更多人熟知。



午时一刻,文舒让赵娘子回家休息,说明天会很忙,让她今天养足精神,明天早些过来。



赵娘子不疑有它,乖乖带着孩子回去了。



待她走后,文舒便将茶肆的门关了,然后用锄头在内屋的西南角的地上挖了一个汤碗大小的洞。



既然说‘帝台泉’现,那便得有‘帝台泉’。



虽然这个‘泉’小了些,但就是要小啊,要不怎么符合一百瓶的设定呢。



挖好洞,为了彰显‘帝台泉’的不凡之处,也为了取信于人,文舒又在洞底铺满了五颜六色的洗石。



接着,再用水将洞浇透,让底部呈现润泽的状态。



将这些事情做完,日头已经开始偏西,文舒忙将茶肆关了,赶回城去看看消息下来了没有。



然而刚到城门口,就看见一张新贴的告示,告示上写着的正是她爹这件案子的始末,最底下留了一行字。



大致意思,她爹这件案子涉及到法理人情的争论,官家顾及百姓,特将这件案子设为民议案。有想法且愿意参与案件决论的百姓,可于明日辰时去御街明言所想,为期三天。



文舒问了旁边的官差,得知告示晌午时分就张帖出来了。



也就是说,这时侯汴京城的百姓,应该大多数都知道了此事。



念及此,文舒进城后直奔各大茶楼。



果然一进门就听见许多人在议论,她在大厅随意找个了位置,点了一杯清茶,一边慢慢喝着,一边竖着耳朵听着他人说话。



“我觉得不应该抓,毕竟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



“话不能这么说,当年判得不公,再审也是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食在大宋:我的系统通山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古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古藜并收藏食在大宋:我的系统通山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