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等一众配料,心中暗自盘算做这一道鱼羹要花费多少材料钱。



她往日在家中也不是没有做过鱼,只是大多都是炖汤或是生煎,像做般费事的做鱼羹还从未有过,更别提加这些许配料了。



在她楞神的功夫,姬厨娘已起了油锅,放入猪油,下香葱丝煸至出香味,然后又加入高汤煮开。



这个高汤,应是在她们进来之前就已经焙好了,文舒闻着味,觉得应该是鸡汤。



果然下一刻,厨娘便说:“这高汤是用晌午用鸡腿煨的。”说着,滴了些许黄酒入内,然后将切好的香菇丝,笋丝、加入其内煮开。



这会蒸锅里的鳜鱼也蒸好了,厨娘将之取出,用筷子挑了葱姜丝和鱼骨鱼皮,然后倒入高汤中,加几滴酱油同笋丝一起煮开。



等汤沸后,将一旁打好的蛋液倒入锅内搅匀,待汤再沸时加醋,浇上六成热猪油,然后起锅碾盛入汤盆中,撒上火腿丝,姜末即成。



“好了,这便是鱼羹的烹制过程。”姬厨娘解下围裙,让一旁候着的女使给在场的小娘子们每人盛了一小盏鱼羹,让大家尝尝味道。



如此回头在家练习,也好有个比照的。



接过女使递来的青色菊花小盏,文舒低首一看,只见里头盛着色泽油亮悦目的鱼羹,再轻抿一口,更觉鲜嫩爽滑。



文舒没尝过宋嫂鱼羹,不知其味如何,但光是姬厨娘今日做的这碗鱼羹,便已经好吃的想让人连舌头一起吞下去。



只可惜的是,这一盏的量实在太少,也就两口的事,真的是只能尝尝味。



丙字号课余里的学员家庭条件都差不多,能吃得起宋嫂鱼羹或是经常去吃的人极少,是以都对厨娘做的鱼羹赞不绝口。



姬厨娘听到耳里,心下只觉得好受了许多。



先前教授甲字课舍时,有几个学生在私底下小声嘀咕,说她的鱼羹做的虽好却没有宋五嫂好,她心里虽也承认,但到底有些不好受。



如今被丙班的学生们这么一赞扬,只觉得自信又回来了,心中郁气都散了好些。



上完厨艺课,今日的课程便结束了,文舒和秦珊在私塾门口作别,各自回家。



此时外头雨已经停了,但地上却仍旧湿漉漉的,为了不沾湿鞋袜,文舒依旧背着竹箱,拿着雨伞慢慢的踱了回去。



待到家时,却见她爹已经回来了,此时正搁院里摆弄那套从铺子里捡回的铁片。



”回来了。“听到动静,文泰抬头望了过来。



文舒轻应一声,将伞在门边放下,从门后木筒拿过一个小竹片,一手扶墙,一手轻轻的刮去鞋帮上沾到的黄泥,口中问道:”爹可打听清楚了,这次的事,官府能补贴多少?“



文泰犯愁的摇摇头,”还没个定数,不过听你钱叔说,恐怕不会超过五贯。“



”什么!这么少!“



文舒大惊,当下也不刮泥了,将竹片一扔,几步冲过去急声道:“去岁王李庄遭灾,不是听说还补了八九贯吗?怎么到咱们这就成五贯!钱叔到底是怎么说的,可有依据?“



文舒口中的钱叔,是前街钱记米铺的掌柜,与她爹素来有些交情,因他家有一侄子在衙门做事,是以官府的消息,他总能比一般人知道的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食在大宋:我的系统通山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古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古藜并收藏食在大宋:我的系统通山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