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取而代之?



这年深秋,朔方节度使浑瑊派遣铁勒部出身的将领仆固怀恩,押送数百吐蕃战俘到汴州献俘,并宣布接受汴州朝廷的节制和调遣。



对此,天子李琦“很好说话”,欣然接受了朔方军的归复,并且承诺不会干预朔方军内部的人事调整。



军官以上任命,只需要报备一声即可,其余的可以自行安排。依常例,在汴梁城新设“朔方进奏院”,请浑瑊安排节度使幕府的官员来长安协助办理此事。



此外,仆固怀恩还带来了一个新消息:李隆基之子李瑝,逃亡塞外,据说是跑去了回纥人那边,有可能会作出一些对朝廷不利的举动。



至于此人具体在什么地方,还不得而知。



对于这个消息,李琦似乎并不在意,只是盛赞朔方军上下“忠勇可嘉”。至于李瑝,李琦表示此人是皇子出身骨肉兄弟,因为意外流落塞外而已。



朝廷将会派使者前往回纥王庭交涉,让流落在外的李瑝,回汴州接受新爵位,以享受荣华富贵。



见汴州朝廷如此好说话,仆固怀恩这才松了口气。其实这次朔方军内部争议颇大,已经分成了“回纥派”与“中原派”,当然了,更是不少两头下注的人。



只是这次吐蕃攻关中,触动了朔方军的切身利益,让所有人暂时一致对外。



朔方军为了养兵,靠的是“灵州道”,维持关中到灵州这条路的草原商贸,靠抽商税维持军中开支。



吐蕃人攻关中,如果成功,未来灵州道势必保不住,朔方军恐怕连维持下去都会很难,又何谈发展呢?



所以当方重勇派使者去灵州找浑瑊的时候,双方几乎是没产生什么争执,就达成了一致。



朔方军攻兰州,断吐蕃人后路,派人去汴州交出鱼符与印信,面子上过得去即可。



至于朔方军的兵权归属,人事任命权,田产分配权,以及朔方军管辖州县的政务,根本提都不提。



只需要朔方军对外发檄文,拥护汴州朝廷,承认这个政权是大唐正统即可。既不用听命行事,也不用接受官员任命,更不必提供财帛贡赋。



这对于朔方军来说,显然是有利无害的。



朔方军上下虽然并不知道李琦是什么阿猫阿狗,但是对方清的能力和眼光,都是服气的。这种“形式上”的归属,符合双方目前的核心利益,乃是典型的各取所需。



至于将来如何……人生短短数十载,谁敢说自己一定能笑到寿终正寝?哪怕能多苟一天,都是一种本事。



将来的事情,那只能将来再说,今人关注的应该是当下。



然而,正当一切都走上正轨的时候,汴梁城忽然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所有人都有些猝不及防。



……



这天已经是入冬时节,风中带着一丝寒意,路边的大树,已经有不少树叶都枯黄了,甚至落叶已经铺满了地面。



汴梁城皇宫寝宫的一间偏房内,方重勇正面色凝重看着眼前这位白发白须,却又精神矍铄的老头。



此人便是太医院院判陈藏器,太医院中的第一号人物,曾经花了十多年来整理自先秦到唐代的各类医书,而且还算是阿娜耶的半个师父。



他跟方重勇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