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很多时候,他们是不怕“打快仗”的,以快打快,以乱制乱,反倒是容易处理。



怕就怕达扎路恭这样“打慢仗”的人。因为慢,所以准备充分,不好打闷棍。



“官家,以下官愚见,不如向东后撤二十里,在渭南县屯兵,把吐蕃人引到长安周边来打。”



见没人开口,元载硬着头皮对方重勇叉手行礼建议道。



退避三舍的典故,大家都知道,但这里其实包含了一个军事上的战略欺骗。元载说的,跟退避三舍中隐藏的意思差不多。



“枢密副使觉得如何?”



方重勇不置可否,看向李筌询问道。



“元长史所言,不能说错,只是……”



李筌欲言又止。



他是枢密副使,可是他想说的话,却不光是军事方面的。



“有话但讲无妨。”



方重勇微微点头,依旧是不表态。



“下官以为,关中人心未附,倘若放任吐蕃人攻长安,恐怕关中父老也会将我等跟吐蕃人视作同类。



官家此番西征,除了抵御吐蕃军外,同样也想收拢关中人心。放任吐蕃攻长安,长远来看并不可取,弊多于利。”



李筌娓娓道来,直指元载计划里面的最大漏洞:如何收拢人心!



吐蕃人来了,朝廷跑了,官军躲着。



吐蕃人走了,朝廷又回来,官军也回来了。



这样的狗朝廷,怎么可能得人心?



“车将军,你觉得如何?”



方重勇看向车光倩询问道,依旧是没有表态。在场众人谁也看不出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此刻方重勇就好像是一个有耐心的好听众一样,无论下属说什么,都不会打断他们的话,更不表态支持谁反对谁,更不会在事后清算。



当然了,这对于出谋划策的人来说,绝非毫无压力。毕竟,在家里说什么无所谓,在职场上,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的。



此刻车光倩就感觉压力山大。



“官家,末将以为,吐蕃人是有备而来,又得凉州、兰州等重镇,士气高昂。



如果我们仓促迎战,赢了还好说,输了的话,那就真要在长安打守城战了。



所以不如大军屯扎邠州,在邠州以北设立多道防线,木栅拒马深沟壁垒阻之。



长安以北的群山之中有不少山道,可以容纳小股部队穿插其间。我们小股精兵绕后,袭扰吐蕃军粮道。



待吐蕃粮秣渐少,士卒疲敝,军心浮动时,再反戈一击,方为上策。”



车光倩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简单概括两个字:苟住!



按他的意思,拒敌于外是对的,但不能直接莽过去决战。大方向对了还不够,影响战争胜负的往往是细节。



“官家,士气可鼓不可泄,吐蕃军来关中也是立足未稳,不如直接一棍子把他们打死好了。此刻正是进击的时候,越是拖,民心士气越是变数大。



要知道,我们也没有经营关中啊!”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