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李某感觉有负大帅所托。”



李史鱼叹息一声,不再争辩。



形势比人强,况且吐蕃军前锋,已经到了渭州。虽然宝臣大帅在渭州以西的鸟鼠山大败吐蕃军,但是吐蕃人兵力雄厚,即便是败了一阵,也未伤根基。



下一步,吐蕃人极有可能绕过渭源,直扑泾川,从泾川进入关中,等同于绕过了凤翔府的防区!



其间李宝臣所面临的风险极大,而且不可控。毕竟,那已经是李抱玉的地头了,宝臣大帅鞭长莫及。如果李抱玉面对吐蕃人直接送了,甚至投降对方,那乐子就大了。



而李宝臣投靠汴州,便有方清和汴州朝廷为他托底。他们还是有实力跟吐蕃人掰掰手腕的。



将来再惨,李宝臣也可以来汴州做个富家翁。总好过死在吐蕃人的刀锋之下吧。



“明日便启程回关中吧。不过还是要先走一趟开封府衙,拿到方清的亲笔信再说。”



沉思片刻,李史鱼对李惟诚说道,二人暂时达成了统一的意见。



至于李宝臣会如何决定,李史鱼不知道,他已经是尽了最大努力。



不管怎么说,肉还是烂在锅里了不是么?好歹宝臣大帅麾下兵马,还是在儿子手里,总好过被外人夺了兵权。



李史鱼不由得感慨方清政治手腕之老辣。这一招就如同是推恩令一般,即便是李宝臣没兴趣,他的儿子却未必没有。



后续发展,很可能就是李宝臣不知道哪个儿子适合继承军权,所以不得不分权,各管一摊。



将来,方清便可以软硬兼施,兵不血刃的收回兵权,而且还不用撕破脸。



无论是李惟诚还是李惟岳,又或者是李惟简什么的,谁也没有学到李宝臣打仗的本事。面对方清和汴州朝廷这个庞然大物,他们又有多大的选择权呢?



真是令人唏嘘。



李史鱼也麻了,他是李宝臣的幕僚,不是李宝臣他爹。事已至此,那就这样吧。



二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便各自歇息去了。



李惟诚与李史鱼他们当然睡得着觉,因为这件事即便是再差,也不过是在汴州当个富家翁,身家性命是不需要担心的。



但是刚刚跟他们谈判完的方重勇,却是压根都睡不着觉。



在方重勇看来,宝臣大帅的事情,不过细枝末节而已,只要对方不投靠吐蕃人,那就翻不出什么浪来。完全可以怀柔处置。



方重勇所忧虑的事情,只有吐蕃而已。



吐蕃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的政治生态,一到秋冬季节,必定会下高原过冬。



在冻死和战死之间二选一,绝大多数吐蕃人选择后者。吐蕃军悍不畏死,不是因为高官厚禄的军功在吸引,而是他们只想死得好看点罢了。



因此,吐蕃军与敌人正面交战时,士气非常高,也很能打。这是由客观环境决定的,那边人均寿命也就三十多岁,高原缺氧会持续伤害心肺功能,即便不打仗,他们也一样死得早。



所以,与其说是战死,不如说是一种解脱。



深夜,汴梁城内最大的军械作坊,依旧是灯火通明。一车又一车的箭矢、弓弩、盾牌在装箱,准备发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