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大唐没有任何希望能翻转目前的局势。



可悲的是,如萧颖士这般的人,却还要活着。哪怕他们还沉浸在当年盛唐的荣光之中,也不得不面对现实。



那严肃又不讲情面的现实。



马上要组建的“教育部”,很明显就是原来礼部里面的仪制清吏司,在加强了职能后重新再包装的产物。



礼部其下原本设有四司,即:仪制清吏司,祠祭清吏司,主客清吏司和精膳清吏司。



仪制清吏司就是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以及藩属和外国之间的往来的机构。



方清的谋划很深远,而且是稳定推进,在拆大唐的官府构架。等把框架拆光了,登基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这种水磨工夫的操作最是要命,大唐的权威,每一天都在消退。前些时日,永王一脉让出皇权,转给盛王一脉。这要是从前,肯定会闹得满城风雨。



然而在汴州,那就是举重若轻,压根没什么人讨论,大家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既然礼部是为了维护皇权而设立的实权部门,也因为天子是傀儡天子而变得“虚化”,那么将其中的实权部门拆分出来重组,进而将礼部彻底架空,便是解决矛盾的一个另类方法。



毕竟,让礼部的人为方清本人唱赞歌,好像也有些不合时宜。



另立教育部,便是方清要培养完全忠于自己的新鲜血液,不给李氏宗室一点机会。



而萧颖士作为第一任“教育尚书”,不知道是方清早就想好了,还是仅仅是权宜之计。



想明白这些关节之后,萧颖士有种淫乱贱妇在偷情之后,那种羞耻之余又觉得浑身舒爽的复杂感受。



背叛的是李唐,得利的是自己,一边是理想,一边是现实,到底要不要转回汴州府衙辞官呢?



有那么一丝犹豫,萧颖士旋即想到了自己的后人,心也变得冷硬下来。



没错,萧氏一大家子,将来都要生活在汴州朝廷的统治之下。他又不是无父无母无亲族的“无敌之人”。



父母,兄弟,妻儿,甚至是孙子,他都有,一大家好几十口人。



别说萧颖士将来也许会得罪人,就说他现在就已经得罪了元载,后者很难说不会给他,或者给他的后人穿小鞋。



在这个动乱与和平交织的年代里,被高官盯上穿小鞋,往往就意味着死亡。



而做了教育尚书以后,无论是元载还是其他什么人,就算不怕萧颖士,也不得不顾忌方清的面子。



方清任命的教育尚书,那是不能随便上门踢屁股的。



那不是在踢萧颖士的屁股,那是在打方官家的脸!



只是,在享受好处的时候,自己身上也一定会被外人贴上“方清亲信”的标签,再也撕不下来了。



萧颖士想了想,还是决定出卖自己的灵魂。



是啊,不做大官,陪着李唐这条破船沉下去,还拉着子孙后代一起陪葬。



想来方清还要把那本黄书的作者公开,让自己遗臭万年,身败名裂。



图个什么呢?



萧颖士苦笑摇头,回到家中坐定,思前想后,只觉得自己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