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春泥更护花。



已经走远的车光倩,忽然想起方重勇说过的半截诗,又看了看自己满是鲜血的双手,无奈摇了摇头,没有回头去看刚才的那间大宅。



……



上元节灯会的余韵还未散去,第二天一大早,百官们便已经云集于汴梁城皇宫。然后,他们就被宦官们引入紫宸殿内。



皇宫还是如以往一样的威严肃穆,甚至就连宦官都跟过往的一样。不知道内情的人,压根不觉得今日有什么异常。



这就是一次上元节后的例行朝会!



然而,当群臣们进入紫宸殿后,却看到了令人无比震惊的一幕!



陈留王李琦,居然穿着龙袍,坐在紫宸殿正殿的龙椅上。他面无表情,目不斜视,像是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像。



而作为天子的李偒,居然不在这里!



李偒的亲信宦官霍仙鸣,则站在李琦身边,手里拿着诏书,开始宣读。



霍仙鸣字正腔圆,一板一眼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着。



大殿内的中枢官员,虽然很大一部分是方清的亲信,但也有很多是通过近年来的科举考试提拔上来的。



他们并不知道李偒已经在昨夜的变乱中被软禁的事情。



诏书的内容很炸裂:李偒自感身体日渐沉疴,无法理政。再加上诸子年幼,主少国疑,不适合继承皇位。故而将皇位传给皇叔李琦。他愿意自降为“让国公”,其子嗣将来只会继承让国公的爵位,与皇位再无干系。



接着,霍仙鸣又拿出一份圣旨,也就是退位诏书里面提到的“罪己诏”,开始宣读起来。



反正也都是些陈词滥调。



什么黄河发大水是我这个天子的过错,什么洛阳到处是灾民也是我这个天子的过错,什么隔壁老王家的母猪难产死了,还是我这个天子的过错。



总之一句话:我无能我残废,这皇帝我是没资格当的,一切交给皇叔李琦处置吧。



你们以后叫我“让国公”就可以了。



震惊,无语,忧虑,骇然,无数种情绪,在大殿内众多不知情臣子心中回荡。



这么大的事情,李偒居然无法在紫宸殿露面,无法当场对群臣告知这些事!



这其中的诡异之处,或许本身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了。



不在这里说明不能在这里,是什么理由,已经不重要了。



李偒要退位,就是因为他真的“不能理政”。只是原因不像他在圣旨中说的那样,是“身体不好。”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具体是什么,懂的都懂,不懂的也不需要懂。很多事情,只是作为事实摆在那里,不需要追寻答案。



“诸位爱卿,朕刚刚登基,对政务还不熟悉,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李琦装出一副“热心好学”的模样问道。



大殿内众人面面相觑,各人有各人的心思,但没有一个人想问李偒去哪里了。



从天子变成“让国公”,便是退出了政坛,消失在了官场的视野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