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如今西南不稳,鄱阳湖之战迫在眉睫,该如何应对为好?”



汴州府衙书房内,方重勇大马金刀的坐在软垫上,环视屋内众人询问道。



郝廷玉将紧急军情送来以后,方重勇便将严庄、李筌、刘晏、车光倩、张通儒、元载等人一起叫到这里,商议应对之策。



方重勇在一众亲信之中威望崇高,深受信任,不是没道理的。



他有事就叫手下人一起商议,让这些人有“主宰军务政务”的参与感,这种行使权力的滋味,千金不换。



说白了,大家都喜欢跟随听得进劝的老大一起混。



“官家,现在稳定河北要紧,实在是抽调不出兵马去支援淮西了。”



严庄沉声说道。



听到这话,众人皆是眉头紧皱。



现在李光弼的驻地,还不是鄱阳,而是鄱阳以北,有相当距离的江州浔阳,此地在鄱阳湖的长江入口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一旦鄱阳湖之战失败,浔阳也守不住,到时候连锁反应很可怕的。



如果方重勇看到了李璬给鲁炅发的圣旨,就会感慨“英雄所见略同”。这一战极具战略价值,若是荆襄军失败,有可能一路溃退到洞庭湖!



到时候,汴州朝廷的兵马在洞庭湖编练水军,下一战交手的位置,说不好就是江陵了!



江陵都拿下来了,襄阳还会远么?



“这一战不能不打,而且是越早越好。李光弼麾下的水军是当初汴州水军的老底子,也是为了不让他在淮西一家独大,将其本部人马调换了回来。



荆襄水军估计是刚刚开始编练,越是拖时间,那边的人马就越是精锐,仗就越是不好打。”



李筌摇摇头,不同意严庄的看法。



当初为了制衡李光弼,也是为了试探对方的忠诚,方重勇以“南方骑兵难以施展”为由,将早已成军且多有战功的汴州水军,与李光弼麾下的精锐骑兵互换编制互换人马。



表面上看,这次调动很公平,在战斗力上谁也不吃亏。实际上,则是将李光弼和他的嫡系人马分割开了。



李光弼如果接受,那就纳入到了汴州朝廷的体系内,享受同样的后勤保障。如果他拒绝,方重勇会立刻带兵平叛,讨伐李光弼!



多番考量,李光弼还是接受了调动,然后顺其自然的去淮西赴任了。应该说方重勇的考量也不全是权术。



到了鄱阳湖这样的地方,骑兵完全没什么用啊,远不如水军好使。



“官家,末将也认为,越早打越好。但此战恐怕难以打到洞庭湖,估计占据豫章就到顶了。



而且我们也确实抽调不出大量兵马去南方掠地。如今的江南土改也在进行之中,随时需要兵马弹压,实在是不适合在荆襄之地大打出手。”



车光倩也劝说道。



“这么说来,是让李光弼独自应对咯?”



方重勇总算是回过味来了,其实严庄和其他人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这一战,打是要打的,增援那是不可能的,更不能维持长期战争。



只能玩快打快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